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289章 河道寒烟起杀机,危局当前护真龙

第289章 河道寒烟起杀机,危局当前护真龙(2 / 2)

战后清理战场时,曹云在俘获的敌船上发现重要线索。这些所谓的“辽东走私船”,实则都是改造过的战船。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在船长室找到半封未烧尽的密信,上面写着“惊蛰日,龙首原”等字样。

“龙首原...”李世民沉吟着展开地图,“那是长安城郊的皇家园囿。”

帝王的目光突然锐利起来,他意识到这场看似针对粮道的袭击,实则是为掩盖更大的阴谋,曹云提供的潮汐情报,恰好印证了敌人选择今日动手的原因——他们要利用异常天象制造混乱。

李震带着新译出的密码本来见驾时,脸色异常凝重:“陛下,密码本最后几页用隐形药水写着‘甲胄入库’四字。”他解释说这是前隋皇室暗语,意为发动政变。而今日正是惊蛰,按照历法乃是“龙抬头”之日。

夜幕降临时,易水河畔燃起篝火。曹云正在为伤员包扎,忽见李世民独自走向河滩。她迟疑片刻还是跟了上去,发现帝王正对着北斗七星调整那把海疆星盘。

“云娘可知‘潜龙在渊’的卦象?”李世民忽然发问。不待回答便自顾自说道:“朕少年时随军征战,总以为真龙当腾云九天。如今方知,有时潜身暗流方能看清真相。”他指向星盘投影出的轨迹,“就像这潮汐,表面退去时,暗流却在积蓄力量。”

曹云注意到帝王用的是“朕”与“我”交错的自称,这是情绪波动的征兆。当她递上伤药时,李世民突然握住她的手腕:“待此事了结,朕要你常伴驾前。”这句话说得极轻,却比惊雷更震撼。

河风卷着火星掠过二人身侧,曹云发间的贝壳簪突然松动。在她俯身拾取时,帝王先一步捡起簪子,却未立即归还,而是就着月光端详簪身刻着的潮汐图。这个瞬间,他看见簪子内壁用鱼刺刻着细小的字迹:“愿为沧海水,常伴明月辉”。

三日后惊蛰,长安果然传来急报:太子承乾在龙首原集结府兵,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兵变。但叛军尚未走出园囿,就被李靖率领的玄甲军包围——原来李世民早已通过潮汐信标传来的密讯部署好一切。

这场震惊朝野的“惊蛰之变”迅速平定,而曹云在易水之战的表现也传遍朝野。当李世民班师回朝时,特意让曹云同乘御辇。车队行至渭水畔,帝王忽然指着河面问:“卿看此水与渤海孰大?”

曹云答得巧妙:“水无大小,能载舟覆舟者即为沧溟。”这个回答让李世民朗声大笑,他当即下旨设立海事监,破格任命曹云为首任女监正,秩同四品。

但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在清查东宫文书时,李震发现了更惊人的证据:太子与高句丽往来的密信中,多次提到“曹妃甸秘港”。经过彻查,这个所谓的“秘港”实则是前隋修建的地下船坞,里面藏匿着大量未经报备的战舰。

最令人心惊的是,在船坞深处找到了曹云父亲曹敬宗的遗物——一本用密码写成的航海日志。破译后显示,这位老海巫早在武德年间就发现太子与境外势力勾结,因此遭灭口。而曹云这些年来追查的“海匪”,实则是太子私养的水军。

真相大白之日,曹云独自在海边焚烧了父亲的遗物。

李世民悄然来到她身后,将一件紫貂大氅披在她肩上:“卿父冤屈,朕必昭雪。”望着海面上初升的明月,他轻声加上一句:“这万里海疆,今后要劳卿与朕同守。”

浪涛声中,新晋的女监正将夜光贝串抛向大海。贝片在月光下划出银弧,如同为这个充满暗涌的故事画上休止符。而更大的波澜,正在渤海深处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