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雪线之上的坚守(2 / 2)

他小心翼翼地将纪念册放在母亲的床头。当张蕙兰精神稍好的时候,林小一一页页翻给她看,用轻柔的声音讲述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看着画册上那些朝气蓬勃的笑脸,听着儿子描述的校园趣事,张蕙兰苍白的脸上,也渐渐浮现出久违的、带着生气的光彩。

“同学们……真好。”她虚弱地笑着,轻声说,“小一,你……你也要好好的,回去……好好谢谢大家。”

“嗯,妈,我会的。”林小一用力点头。

也正是在这期间,“铸盾”项目的小批量试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负责生产某种特殊规格、高可靠性内存芯片的国内供应商,突然以其生产线“设备故障”为由,表示无法按时交付。

“设备故障?”林小一在视频会议中听到李明汇报时,眉头紧锁。这种关键军品元器件的供应商,其生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经过严格认证的,突然的“设备故障”显得极其可疑。

“我们调查过,故障原因语焉不详。而且,这家供应商,之前也曾间接接过‘环宇科技’投资部门的一些民用订单。”李明补充道,意思不言而喻。

又是“环宇科技”!他们的触角,比林小一想象的伸得更长,手段也更加迂回和隐蔽。无法从正面攻破,就开始从供应链的细微处进行破坏和拖延。

“有没有备选供应商?”林小一问。

“有,但认证和导入周期至少需要两个月,会严重影响试制进度。”李明回答。

林小一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不能被拖住。两个方案并行:第一,周总,你亲自去这家供应商那里,带上我们的技术团队,‘协助’他们排查‘设备故障’,施加最大压力,弄清楚到底是真故障还是假故障。第二,李院长,立即启动备选供应商的加急认证流程,同时,评估我们自研此类专用存储芯片的可行性!我们不能永远被人卡脖子!”

他的应对,既有短期的强硬施压,也有长远的战略布局。自研芯片,这条路更难,更耗资源,但却是摆脱受制于人的根本之道。

窗外,阿尔卑斯山的雪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如同一条坚守的界限。病房内,母亲的生命线在精密仪器的监护下微弱而顽强地波动着。

林小一站在窗前,看着那亘古的雪线,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处境——坚守在希望与绝望、机遇与危机的边界线上。

前有母亲病情反复的煎熬,后有国际巨头无孔不入的狙击,旁有国家重托不容有失的压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后退,也不能倒下。

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雪线之上,唯有坚守。为了母亲脸上那抹艰难浮现的笑容,为了同学们那份跨越山海的温暖,也为了“奇点”那份必须实现的、属于中国科技的梦想。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屏幕上同时打开着母亲最新的化验单、专利无效宣告的法律文件、以及“铸盾”项目备选存储芯片的技术参数。

三场战斗,他都必须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