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蕙兰的坚持和“tKI-3A”药物的强大效力,终于穿透了副作用的阴霾,迎来了决定性的曙光。在入组临床试验满一个月后的全面评估中,pEt-ct扫描结果显示,她体内的癌细胞活性得到了极其显着的抑制,主要病灶明显缩小,血液中的融合基因定量检测数值,更是下降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水平!
主治医生,一位表情一向严谨的瑞士教授,在查看所有报告后,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他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对林小一说:“林先生,您母亲对tKI-3A的反应非常好,远超我们二期临床试验的预期平均值。目前看来,耐药问题得到了有效克服,病情进入了深度缓解期。这真是个了不起的结果!”
深度缓解期!
这几个字如同天籁,瞬间驱散了笼罩在林家头顶数月的阴云。林大山这个憨厚的汉子,当场就红了眼眶,背过身去偷偷抹泪。张蕙兰虽然依旧虚弱,但那双曾因痛苦而黯淡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明亮的光彩,她紧紧握住儿子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但那是喜悦的泪水。
林小一站在病床边,看着母亲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轻松笑容,感觉压在心口的那座最沉重的大山,终于被移开了大半。一股巨大的、混杂着狂喜、庆幸和难以言喻的酸楚的洪流冲击着他的心脏,让他一时间竟有些哽咽。
“谢谢……谢谢您,医生。”他努力平复着翻涌的情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希望,真真切切的希望,终于照进了现实。
随着母亲病情稳定,精神状态好转,林小一肩上的压力骤减,这让他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对“环宇科技”愈发咄咄逼人的攻势上。
周文斌那边对那家声称“设备故障”的存储芯片供应商的施压取得了突破。在“奇点科技”技术团队“协助”排查和商业层面的强硬态度下,对方最终承认,所谓的“设备故障”是受到了来自“环宇科技”关联资本的压力,被要求“暂缓”对“奇点”的供货。在周文斌暗示将采取法律行动并通报军方采购部门后,对方态度立刻软化,表示将立刻恢复供货,并愿意承担因此造成的延误损失。
供应链的暗桩被拔除,“铸盾”项目的试制进度得以保障。
然而,“环宇科技”的反扑也随之而来,而且更加猛烈和卑劣。
就在张蕙兰病情好转消息确认的第二天,国内数家影响力巨大的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几乎同时涌现出大量内容相似的匿名帖子和水军评论。这一次,攻击的矛头不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而是直接指向了林小一本人和他的家庭!
帖子以“知情人士”的口吻,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被资本包装出来的神话”:声称林小一所谓的“天才”人设完全是其背后势力(影射不明资本甚至境外力量)精心策划的骗局;他中考、高考(根据剧情时间线,此处应为中考,但攻击可能模糊时间点)的成绩存在严重水分;更恶毒的是,帖子暗示他母亲出国治疗的资金来源不明,影射其利用公司洗钱或接受非法资助;甚至凭空捏造其父母背景复杂,与某些灰色产业有染……
这些谣言编织得真假难辨,细节丰富,极具煽动性和侮辱性,瞬间在网络上引爆了舆论。虽然许多了解“奇点科技”和林小一经历的人纷纷站出来反驳,但海量的水军和不明真相网民的跟风质疑,还是形成了一股汹涌的负面浪潮,严重冲击着“奇点科技”和林小一的个人声誉。
“无耻!下作!”周文斌在越洋电话里气得声音发抖,“他们这是看阿姨病情好转,没办法再从那方面施压,就开始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泼脏水!”
林大山在国内看到这些消息,气得血压升高,又怕影响妻子情绪,只能强忍着,在电话里对林小一声音沙哑地说:“儿子,这些人……这些人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
连远在瑞士、很少关注国内网络的张蕙兰,都从护理人员异样的眼神和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了一些端倪,担忧地询问林小一。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污蔑和父母担忧的目光,林小一心中的怒火如同阿尔卑斯地底奔涌的岩浆,炽热而冰冷。但这一次,他的表情却异常平静,平静得令人心悸。
他没有立刻辩解,也没有愤怒地驳斥。他先安抚好父母,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些竞争对手的拙劣手段,他会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