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977章 法治建设明规则,公平正义护苍生

第977章 法治建设明规则,公平正义护苍生(1 / 2)

李瑶将那份烧尽的灾情回执轻轻放入铜盆,灰烬落定。副官递来的军情文书还带着驿站快马的风尘,她拆开看了几行,眉头微动,随即起身走向政事堂深处。

案上堆着三州送来的审案卷宗,纸页翻动声在空旷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她逐条划出疑点,笔尖停在青州府一案上——杀人者为崔氏旁支子弟,仅罚银三百两便脱罪。旁边豫南县令擅自更改田亩丈量标准,导致农户多缴赋税,民怨已传至郡守衙门。

她合上卷宗,提笔写下“请父皇定夺”四字,命人即刻送往紫宸殿。

半个时辰后,李震踏入政事堂。他未穿朝服,只着深色常服,脚步沉稳。李瑶迎上前,将几份卷宗依次摆开。两人并肩而立,低声交谈。

“这些案子不是个例。”李瑶说,“我查了近三个月的判决记录,士族聚居地有十七起重罪轻判,均以‘家法代刑’结案。”

李震翻开青州卷宗,看到供词中一句“依祖制免流”,脸色沉了下来。“祖制?哪朝哪代允许杀人不偿命?”他合上册子,“大理寺和御史台都看过吗?”

“昨夜已呈报。”李瑶答,“但地方推官称证据不足,不肯重审。”

李震转身走向内厅,声音不高却清晰:“召大理寺卿、御史中丞,一个时辰后,金殿议事。”

朝会开始时,殿内鸦雀无声。李震坐于御座,面前摊开三份案卷。他没有训斥,也没有发怒,只是让大理寺卿当众宣读调查结果。

青州判官收贿确凿,账目往来清晰;豫南县令私改法令,有同僚作证;另有两名小吏在乡里设私牢拘禁百姓,器械俱全。

“《大晟律》第一条写得明白。”李震开口,“凡犯律者,不论出身,一体同罪。现在呢?富者用钱买命,权者以势压法,这还是朝廷的天下吗?”

殿中大臣低头不语。

“有人跟我说,地方难治,要讲人情。”李震站起身,“可百姓的情在哪里?他们不敢告,不敢诉,连申冤的门都找不到。若我们纵容一次,就会有千次效仿。法若不立,国必不稳。”

他转向御史台主官:“即日起,派出巡按使,接管三州司法事务。所有积案重审,由中央直管。”

又对大理寺卿道:“涉案官员,削籍为民,流放北境苦役三年。家中子弟十年内不得入仕。”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几位老臣面色复杂,却无人敢言。

退朝后,李瑶已在政事堂等候。她手中拿着一份新拟的《律令通谕》,上面列明各项罪责量刑标准,并附有此次三案的处理依据。

“明日就发往各州。”她说,“要用白话写清楚,让识字的百姓都能看懂。”

李震点头:“还要做一件事。”

“申冤台?”李瑶问。

“对。”李震目光坚定,“百姓信不过官府,是因为从来没有一条路能直达公堂。从今日起,在每州府衙门前设台,凡有冤屈,击鼓直诉,限时回应。案件由独立监察官记录,不得阻拦。”

李瑶立刻着手安排。三日后,洛阳城郊首座申冤台设立。粗木搭成的高台旁立着一面铜鼓,下方设案桌,两名身穿黑袍的监察官执笔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