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948章 西域诸国齐朝贡,外交胜利耀四方

第948章 西域诸国齐朝贡,外交胜利耀四方(1 / 2)

李震接过急报,目光扫过“十五里”三字,手指在纸角轻轻一压。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召人议事,只是将信纸翻面,递给身旁侍立的内官。

“转交户部情报司,备案即可。”

内官低头接过,脚步未停,迅速退下。宫外天色微明,承天门前的石阶已被清扫干净,礼部官员正在检查仪仗排列。红毯从宫门直铺至午阙,两侧旗幡林立,禁军持戟而立。

半个时辰前,边关的消息本可搅乱今日大典。但李震清楚,北境已有李骁坐镇,一支深入边境的马队不足以动摇大局。真正的较量不在战场上,而在人心之间。

他转身步入正殿,龙袍加身,冕旒垂落。钟鼓声起,宫门缓缓开启。

十二国使团已在城外等候多时。他们来自西域不同部族,有粟特商邦、龟兹乐师、于阗玉工、高昌僧侣,各自带着本国珍物。队伍最前,阿史那苏勒牵着一头白驼,驼峰间挂着金丝锦囊,里面装着产自波斯的夜光杯。

百姓早早围聚在街口。有人踮脚张望,有人抱着孩童骑上墙头。以往只听说胡商贩货,今日却是诸国亲至,献礼称友。人群起初安静,随后议论声渐起。

“真是十二国都来了?”

“听说昨夜就在城外扎营,不敢进城扰民。”

“这阵仗,比先帝登基还热闹。”

话音未落,礼官高唱:“西域诸国使团,入城——!”

鼓乐齐鸣,第一支队伍踏进朱雀大街。他们穿着异域服饰,手持长杆挑起彩绸,身后车轮滚滚,载满香料、宝石、毛毡与骏马。孩童们看得入神,老人低声感叹:“丝路通了,天下就活了。”

使团行至承天门前广场,依次列队。李震登上高台,立于汉白玉栏边。风拂动袍角,他俯视下方,声音沉稳。

“昔有张骞凿空西域,今我丝路重开,不为征伐,只为共利。”

台下静了一瞬,随即各国使者躬身行礼。有人双手举盘,奉上特产;有人解下佩刀,置于案前,意为放下兵戈。

李瑶站在偏殿廊下,手中握着一份清单。她快速核对每一项贡品,确认无遗漏后,向礼官点头示意。这些物资将登记入库,部分用于西北军需补给,部分投入互市流通。她知道,这场朝贡不只是礼仪,更是信任的建立。

一名老士族站在观礼人群中,冷声道:“蛮夷叩首,也算盛世?”

旁边年轻学子反驳:“他们不是来求赏的,是来签约的。昨日互市交易额已破十万两,你说这是虚礼还是实利?”

老者语塞,不再言语。

仪式继续进行。各国使节按序上前,宣读国书。内容皆为愿通商路、永结盟好。李震一一回应,赐座赐茶,礼遇有加。

直到最后一位使者上前。那是个小国代表,身材瘦小,衣饰简朴,跪拜时手微微发抖。

“我等居于葱岭以西,地狭民贫。前年遭强邻劫掠,商队尽毁,险些断绝往来。今得大晟庇护,重开市集,百姓才有活路。敢问陛下,若他日再遇劫难,孤国当如何自存?”

全场安静。

李震走下高台,亲自伸手扶起那人。他的动作不急不缓,却让所有人都看清了姿态。

“尔等非臣,乃友。”

他声音不高,却传遍全场。

“从今日起,设‘丝路护卫联军’。大晟出器械、教战法,各国派兵轮守要道。商路安危,由众共担。”

人群开始骚动。这不是册封,不是纳贡,而是合作。

李震回到台上,取出一方铜印,在文书上按下。《互市安行约》正式签署。李瑶接过原件,当场封存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