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947章 北境长城现雏形,防御体系渐完善

第947章 北境长城现雏形,防御体系渐完善(1 / 2)

北境的风还带着残冬的冷意,李骁站在刚立起的墙基前,脚下是尚未完全解冻的泥土。他没说话,只是抬手示意身后的工匠和工头都上前几步。

三块裂纹明显的石材被抬了过来,摆在众人面前。一名老匠人蹲下身子摸了摸石面,摇了摇头。

“这石头受了潮,砌上去撑不过一个雨季。”

李骁点头。“那就不能用。”

旁边有年轻监工小声嘀咕:“工期紧,换料要耽误两天。”

“两天?”李骁看了他一眼,“我们修的是能挡敌骑的墙,不是应付差事的土垄。劣材入墙,将来塌的是命。”

他转过身,对身后士兵下令:“砸了。”

几锤下去,石头碎成数块。尘土扬起时,李骁拍了拍手。“从今天起,所有进场石材必须查验三遍。谁放了不合格的进来,按军法处置。”

人群安静下来。那个最早反对的老匠人陈师傅走了出来,抱拳行礼。

“将军说得是。我带人重新筛一遍库存。”

李骁回了一礼。“有您盯着,我心里踏实。”

当天午后,地基施工再次开始。冻土难夯,进度缓慢。李骁叫来随军工匠,摊开一张图纸。这是空间系统提供的《热力导引图谱》,上面标着地下热流走向。

“在这几处埋铁管,连通营地灶台的烟道,让余热慢慢往下传。”

有人怀疑:“这样真能化土?”

“试试就知道。”李骁亲自带人挖槽铺管,又在表面盖上厚草席保温。第二天一早,原本硬如石板的地表已经松软许多。

陈师傅踩了踩地面,抬头说:“可以夯了。”

新式三合土的配比也在这天正式推行。石灰、黏土、砂砾按固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后层层填压。有工匠不习惯这种做法,觉得费事。

李骁没争辩,当场让人做了两组样块。一组用老法子,一组用新配方。三天后测试抗压,新土块几乎没裂,旧的却碎成了渣。

围观的人不再多言。施工速度明显加快。

十日后,首段墙体已高达两丈,宽度足够四人并行。李骁每日都在工地巡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夜里回到营帐,还要看明日的工程安排。

这天清晨,他召集所有哨官和工匠头目登上附近山岗。地图铺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他指着前方一处狭窄谷口。

“这里设主关卡。两边山势夹峙,只有一条道能过马队。卡住这里,北面三条小路全在掌控中。”

一名年轻校尉问:“叫什么名字?”

“镇戎关。”李骁拿起朱笔,在地图上写下三字,“就从这儿起,一道墙,一座关,一条命脉。”

选址定下后,烽火台布局也提上议程。老兵主张十里一台,说看得远、省人力;年轻军官则坚持五里一台,认为反应更快。

李骁听完双方意见,没有立刻决定。他带着人沿预定线路走了一整天,记录每一段地形高低、视野遮挡情况。

晚上回到营帐,他拿出沙盘模型,把各个点位一一摆上。最后得出结论:险要处五里设台,平缓地带恢复十里间隔。

“关键不是数量,是能不能把消息送出去。”他说,“我们在高台之间加装信号镜,夜间用灯影传递暗号,白天靠反光。一人值守,可连三台。”

方案通过后,士兵们立即动手修建。木材从内地运来,石料就地取材。不到五日,第一批六座烽台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