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取来银针试药,又让系统快速分析成分。她发现主药虽烈,但若减量,辅以黄芩甘草,反而能化瘀生肌。
“我来试试。”她说着卷起袖子,在手臂内侧涂了一小块。五分钟后,皮肤无红肿, лnшь微热。
围观百姓中有位老人腿上有旧伤,常年疼痛。苏婉征得同意后,在他膝盖处涂抹改良后的药膏。不到一刻钟,老人连声说暖意透入筋骨,舒服多了。
“这药,叫‘融雪膏’吧。”苏婉说,“寒冰可化,心意亦通。”
人群响起喝彩。
另一边,李瑶设立了百工坊体验角。西域工匠现场制作用葡萄藤纹装饰的陶器,泥胎旋转,手指灵巧勾勒出异域花纹。几个中原孩童围在一旁,跃跃欲试。
“我也想做一个!”一个小女孩举手。
李瑶点头,让人搬来小陶轮。孩子笨拙地揉捏泥土,西域匠人蹲下身,手把手教她塑形。笑声不断。
苏婉则带着医女们教西域女子艾灸。对方起初不解,待看到热力渗透经络,缓解了腰痛,立刻回赠一套草药熏蒸法,专治关节寒症。
双方围坐交流,语言不通,便用手势比划。一个西域妇人拿出自家绣的巾帕送给苏婉,上面是双驼并行的图案。苏婉回赠一枚银针盒,盒面刻着杏林春暖四字。
夕阳西下,广场中央不知何时摆上了一株雪白莲花,根茎分开两枝,却共生于一盆。
“这是我们带来的并蒂雪莲。”阿史那云歌说,“只长在高山寒地,花开并蒂,百年难遇。”
苏婉轻轻抚摸花瓣:“像不像我们?”
两人相视一笑,一同将花盆埋入土中。
此时,李瑶正在记录各族工艺名录,打算呈报朝廷设立“丝路技艺司”。她写下“星轨铃舞”“融雪方剂”“葡萄纹陶制法”等条目,笔不停歇。
广场上,孩童们已学会简单的西域舞步,和使团成员拉着手围成圆圈,跳起祈福舞。乐声再起,这一次是中原笛音与西域鼓点交织而成的新曲。
苏婉站在花坛边,看着眼前景象,忽然听见身边一声轻语。
“母亲。”
她回头,是李瑶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册子。
“你觉得,他们会一直这样和睦吗?”李瑶问。
苏婉望着跳舞的人群,没有回答。
远处,最后一批陶弹模型被装入木箱,准备送往北境。箱子封口前,一名工匠悄悄在角落刻了个小小的星轨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