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接过那封火漆封印的文书,指尖触到边缘时顿了一下。她没有当场拆开,而是将它轻轻放在案角,转身对侍从点头示意退下。厅内众人已散得差不多,只有几位使者还在低声交谈,脚步声在石地上渐行渐远。
她重新坐回主位,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条约草案。分级通关、轮值协调、双轨结算——三项制度已基本达成共识。可就在她以为大局将定时,安息国代表忽然折返,身后跟着康居与大宛的使臣。
“公主方才所提条款,我们再议过。”安息使站在案前,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但有一事未谈妥。”
李瑶抬眼:“请讲。”
“边境驻军权。”他说,“若大晟真想保商路安全,不如允许我三国在疏勒、高昌、龟兹三地设常驻护卫营。兵力不多,每地五百人,专司护商。”
李瑶的手指微微一紧。
这不是合作,是渗透。
她还未开口,对方又道:“若不同意,我们只能联合暂缓签约。”
话音落下,厅内空气仿佛凝住。其余尚未走远的使者纷纷停下脚步,有人皱眉,有人沉默观望。
李瑶起身,端起茶壶为几人续水。“此事重大,需再斟酌。”她说,“诸位先回馆驿歇息,明日再议。”
三人互视一眼,终是告辞离去。
李瑶立于窗边,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廊道尽头。风从外院吹来,带着沙尘的气息。她转身快步走入密室,锁上门,才从袖中取出一只青羽信筒。
这是家族情报网专用的加密传讯器。
她拧开底部暗格,抽出三张薄纸。
第一张来自李震:
“西域局势复杂,不可因一时强硬失全局。若对方仅求象征性驻军,可允其在指定区域设立非武装商卫站,由我方共管。以退为进,稳住联盟为上。”
字迹沉稳,一如父亲平日作风。
第二张是李骁的笔迹:
“绝不能让!北境刚平,若西线再开缺口,边防形同虚设。他们今日要五百人,明日就要五千。一旦放兵入境,后患无穷。宁可条约作废,也不妥协。”
语句斩钉截铁,毫无转圜余地。
第三张来自李毅:
“查得安息使团副手三年前曾私贩军械至北蛮,证据在我手中。可匿名递予大宛,借力打力。另,康居正使之子滞留长安,名义为‘游学’,实为人质。必要时可用非常手段施压。”
冷峻直接,毫不掩饰手段。
李瑶将三张纸并排铺在案上,一根根蜡烛点燃,照得满室通明。
她坐在灯下,许久未动。
这不只是外交博弈,更是家族内部立场的撕裂。
父亲看得长远,愿以局部让步换取整体稳定;兄长守土心切,视军事主权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李毅则立足暗线,主张用隐秘手段破局。三人皆有理,却指向不同方向。
而她必须做出选择。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信息整合卷轴”,这是她在空间觉醒后获得的能力,能将庞杂信息拆解归类,提炼核心。
她提笔写下三项评估维度:短期收益、长期风险、执行可行性。
先看李震方案——
短期:可保住条约推进,避免联盟破裂。
长期:易被他国效仿,未来恐有更多类似要求。
可行:操作空间大,但需严格限定权限,防止变相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