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使仍摇头:“纸面好看,实际难用。”
“所以我提双轨结算。”李瑶道,“大宗交易可用黄金,日常商贸鼓励使用通宝。大晟承诺,任何国家持有的通宝,都可随时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或等值物资。”
她补充:“我们将在龟兹、高昌、于阗设三个回收点,提供金融保障服务。若因战乱导致货币损毁,凭编号可申领补发。”
堂内气氛明显松动。
于阗使低声问:“何时能签协议?”
“还需细化条款。”李瑶翻开自己的简册,“比如运输损耗认定标准、边贸集市开放时间、驿道维护分工……这些都要逐条议定。”
楼兰代表举手:“我有个问题。若某国突然加税或封锁关口,怎么办?”
“条约中设‘预警机制’。”她说,“任何政策变动需提前三十日通报。未经通报擅自行动者,其他签约国可联合对其商品加征临时税,持续至恢复合规为止。”
“谁来监督执行?”
“由轮值国牵头,每月发布履约报告。三次违约,自动降级通关权限。”
龟兹使点头:“这办法可行。”
安息使冷哼一声,却不再反对。
李瑶合上册子,环视四周:“今日所议三项制度——轮值协调、分级通关、双轨结算,若无异议,我们将整理成草案,明日继续讨论细则。”
众人陆续起身,有的低声交谈,有的仍在翻看资料。
龟兹代表走到她面前:“公主方才说要在高昌设回收点,可否多设一处?我们那边商人常去碎叶城。”
“可以考虑。”李瑶答,“但需评估流量与安全。”
“我们愿意分担成本。”
两人正说着,于阗使也凑了过来:“关于驿站值守人选,能否允许本地人参与?毕竟他们熟悉地形。”
“当然。”李瑶取出笔,在册子上记下,“后续条款会明确人员选拔标准,优先录用通晓双语者。”
康居使远远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他转身与安息使低语几句,对方冷笑点头。
李瑶察觉到视线,抬眼望去。安息使立即移开目光,抓起斗篷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月氏长老拄杖上前:“公主,老朽还有一问。”
“请讲。”
“你说这些制度是为了公平。可若将来大晟强盛,会不会变了规矩?”
厅内骤然安静。
李瑶站直身体,声音清晰:“制度一旦签订,便由各国共守。大晟若违,同样受罚。我不代表个人,也不仅代表国家,我代表的是这条路上所有想活下去、活得好的商人。”
她停顿片刻:“谁破坏规则,谁就被规则抛弃。这不是我说的,是你们所有人一起定的。”
老人久久注视着她,终于缓缓点头。
人群开始散去,脚步声在石地上回响。
李瑶坐在主位未动,手中简册已写满批注。她提起笔,在最后一页写下:“分级通关试行期六个月,双轨结算首年覆盖率目标四成。”
门外传来通报声。
她抬头,看见一名侍从站在廊下,手里捧着一封火漆封印的文书。
文书上盖着军情急报的印记。
她放下笔,伸手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