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 第776章 李瑶分析,平西王心理窥

第776章 李瑶分析,平西王心理窥(1 / 2)

密报送抵主帐时,天光尚未大亮。李瑶正坐在案前,指尖轻点着几份刚整理出的军情简录。她没抬头,只将那封火漆未损的信笺接过,拆开后逐字细看。纸上的字迹潦草,却是李毅亲笔所书——粮仅五日,有人探路,驿站废墟有动向。

她放下信,目光落在面前一叠泛黄卷宗上。那是平西王自起兵以来的所有行踪记录,由枢机房连夜调出,按时间顺序排布。她伸手翻开第一页,上面记的是十年前他在边关镇压民变时,下令屠尽三村的事。当时他不过一介副将,却以此立威,朝中无人敢言。

“请来了。”门外侍从低声通报。

一名身着青袍的中年男子走入室内,脚步沉稳,袖口微磨起毛边。他拱手行礼,声音不疾不徐:“参见公主。”

李瑶点头示意落座。她打量此人片刻,才道:“你曾审过七十二桩要案,其中三起与藩王谋逆有关。我找你来,不是听你说律法条文,而是要你告诉我——一个人,走到绝境时,会怎么想?”

那人坐定,双手交叠置于膝上,略一思索:“若是一般人,怕死、求生、或悔恨。可若是握过权柄的人,尤其是自认英雄的,他的念头不会是‘我错了’,而是‘我不该如此’。”

“继续。”

“他会把败因推给旁人:部下背叛、天时不济、对手阴险。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守住心里那份‘本可胜’的执念。平西王这类人,最怕的不是死,是被人说‘不过如此’。”

李瑶微微颔首,抽出一张纸推至案中:“这是他近五年来的决策轨迹。你看看,有没有规律可循?”

青袍男子接过,逐一浏览。片刻后,他指着其中一处:“三年前,他与北境蛮族对峙,兵力不足,却斩了前来议和的使者,还把头颅挂在城门三天。可就在当晚,他秘密派人护送家眷出城,走的是小道。”

“我知道这事。”李瑶接口,“表面强硬,实则已备退路。”

“正是。此人外刚内怯,越是危急,越要做惊人之举以显胆魄。可行动上,从不留死角。”

李瑶站起身,走到沙盘前。她拿起一面红旗,插在驿站废墟的位置。“现在他被困于此,粮草将尽,外援断绝。依你之见,他会如何应对?”

男子走近几步,看着沙盘地形,缓缓道:“他不会降。投降等于承认失败,而他这一生,从未真正低头。他也未必会死战到底——毕竟他曾暗遣家眷逃生,说明惜命。最可能的,是寻一条隐蔽出路,先脱身,再图东山。”

“若我们封锁所有明面通道呢?”

“那他就赌暗路。越是别人认为走不通的地方,他越会觉得是生机所在。这种人,总相信自己能破局。”

李瑶沉默片刻,转身唤来文书官:“取笔墨来。”

她在纸上迅速写下几条判断:

其一,平西王自负智谋,必不信自己真无路可走;

其二,其重名声,宁可悄然遁逃,也不愿当众受缚;

其三,其惯于以暴制乱,面对围困,极可能选择夜袭突围,而非坐等粮尽。

写毕,她又添一句:**“此人行事,常以刚烈掩怯意,以决绝藏退心。此次被困,表面或作死守之态,实则必择机潜逃。”**

文书官抄录完毕,她亲自校阅一遍,随后命人誊清成册,题为《平西王心理态势研判书》。

半个时辰后,她步入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