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随即推出《匠籍新规》:凡通过学堂考核者,授“技术官”名,免税三载,可参与工坊调度。三日内,十七名铁匠子弟报名。
农忙将至,夜校遇阻。百姓愁灯油昂贵,学童疲于田作。李瑶推出“学时积分”,每课一更,记一分,积满五分换半斤油。又设“流动学堂”,农闲授算,农忙教辨草药、识雨水。
苏婉亲制琉璃放大镜,厚边薄心,置于阳光下,字迹放大三倍。一目不识丁的老妇持镜读完家书,泪流满面。
赵氏宗族长率族人堵住女学堂门,手持族谱,称“女子抛头露面,有违祖训”。苏婉不争,只请其入内翻阅新编《李氏医典》。妇科卷首,署名皆为女医,方剂经百例验证,有效率九成二。
李瑶递上密报:“闽越女子从军者三千,阵亡率较男子低两成。其因在体能分配合理,战法调度精细。”宗族长默然。
李震取大雍律令副本,翻至“民皆可学”条,指出族规中“禁女子识字”与国法相悖,若不改,将不予族田登记。宗族长终退。
秋收时,保守派官员上书,称“学童弃镰就书,误农事”。苏婉不辩,命入学农户以改良曲辕犁收割。新犁轻便省力,效率倍增。田埂上,两队并行:一队持镰,一队用犁。前者汗流浃背,后者节奏稳定。
三日后,李瑶汇总数据:入学家庭亩产平均高出两成,损耗率低一成五。她将结果刻于木榜,立于官道旁。
李震当众宣布:“明年起,课业优等者,可兑高产稻种。每分成绩,换一升谷。”
暗部截获密信,士族欲在学堂饮水井投毒。苏婉得知,下令各学堂设“感恩井”,由学童轮流淘洗、取水、记录水质。又命人在井台刻字:“此水养我,我护此井。”
李瑶故意放出风声,称某学堂将出“神童”,能以算术预判雨期。士族探子闻讯聚集观望。苏婉当众取井水饮之,面色如常。医官随后宣布:水中含微量石灰与竹沥,可助消化,强筋骨,乃特制养生方。
李震亦亲至井边,连饮三碗。围观百姓无不动容。
半月后,首批结业典礼举行。百名学童立于学堂前,齐声背诵《千字文》。声震屋瓦。一名老农蹲在墙角,手中捏着儿子带回的识字纸,反复摩挲,口中喃喃。
苏婉立于台前,正欲开口,忽见一名学童奔上,举着一张湿透的草纸,上用炭条写着:“井水今日有苦味。”她接过纸张,尚未细看,李毅已带人冲向西巷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