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灵米之殇(2 / 2)

“硝酸钾可以从老墙根的硝土里提炼 —— 你家墙根下那些白色的粉末,就是硝土,用水泡、过滤、蒸发,就能得到硝酸钾;硫磺在矿渣里能找到,很多矿洞的石头上都有黄色的粉末;木炭更简单,把木头烧透,敲碎就行了。” 林默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提炼的步骤,“比例是 15:2:3,混合均匀后,装在陶罐里,用麻绳做引线,点燃就能炸。但你要小心,这东西威力大,别伤了自己。”

王铁山认真地记着,每一个步骤都反复问了好几遍,直到确认自己记住了。他看着纸上的配方,又看了看小穗的坟,眼睛里的绝望渐渐被坚定取代 —— 他不能让女儿白死,他要用林默教的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其他像他一样的农民。

接下来的几天,王铁山按照林默的配方,开始制作土炸药。他在自家墙根下刮硝土,泡在水里过滤,然后放在锅里慢慢熬,熬到水干,锅底就出现了白色的硝酸钾晶体;他去附近废弃的矿洞,在石头上刮硫磺粉末,手指被划破了也不在意;他把家里的旧木头烧透,敲成细炭粉,然后按照比例混合。

林默每天都会来看看他,教他怎么调整配方比例,怎么制作引线,还反复叮嘱:“这东西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不是用来杀人的。如果税吏再来抢粮,你就把炸药放在院子里,点燃引线,吓退他们就行,别真的炸到人。”

五天后,张管家果然又带着家奴来了,这次还多带了两个人,手里拿着铁链:“王铁山,宗主大人说了,你抗税不交,还私藏东西,今天就把你抓去矿洞做苦役!”

王铁山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个装着土炸药的陶罐,引线已经接好。他看着张管家,声音没有一丝颤抖:“把我家的灵米、农具还回来,不然我就点燃这个,咱们同归于尽!”

张管家以为王铁山在吓唬他,嗤笑一声:“你一个农民,还能有什么本事?给我上!”

家奴们刚冲过来,王铁山就点燃了引线。引线 “滋滋” 地冒着火花,陶罐里的炸药发出轻微的声响。张管家脸色一变,他虽然没见过这种东西,但看着火花,心里也发怵:“你…… 你别乱来!”

“我乱来?” 王铁山的眼睛通红,“你们抢走我的灵米,害死我的女儿,现在还要抓我去做苦役,这才是乱来!” 他把陶罐举得更高,“再不走,我就炸了!”

张管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怕了 —— 他可不想为了一点税粮,把命丢在这里。他狠狠瞪了王铁山一眼:“你等着!我会告诉宗主大人,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说完,带着家奴灰溜溜地跑了。

王铁山看着他们跑远,才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他看着手里的陶罐,突然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 —— 这是他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赶跑了税吏,保护了自己的家。

林默从田埂后走出来,走到王铁山身边:“你做得很好,没有伤人,只是保护了自己。” 他从怀里拿出一本《格物论》的手抄本,递给王铁山,“这上面还有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怎么改良灵稻种植,怎么制作简易的灌溉工具,你可以学学,教给其他农民,大家一起对抗世家的压迫。”

王铁山接过手抄本,紧紧抱在怀里。他看着小穗的坟,轻声说:“穗儿,爹学会本事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抢走我们的粮食了,爹会保护好自己,也会保护好其他像我们一样的人。”

接下来的半个月,王铁山把土炸药的配方教给了村里其他农民,还把林默教的种植知识告诉大家。农民们开始联合起来,用土炸药吓退税吏,用改良的方法种植灵稻,虽然日子还是苦,但至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林默则继续在青州各地奔波,给更多农民传递格物学知识,教他们制作自保的工具,编辑灵根。他知道,王铁山的土炸药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反抗,是让更多底层凡人掌握知识,团结起来,不再被世家随意欺压。

青州世家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 税吏收不到粮,农民们还学会了用 “奇怪的罐子” 反抗。赵烈阳的侄子,青州赵家的宗主赵虎,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上:“一群泥腿子,还敢反抗?传我命令,派‘净血军’去青州,把那些敢用邪术的农民,全部抓起来!”

消息传到王铁山耳朵里时,他正在给村里的孩子讲格物学基础。他看着孩子们认真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的土炸药配方,心里没有害怕,只有坚定 —— 他已经失去了女儿,没有什么可再失去的了。他会和村里的农民一起,用林默教的知识,对抗 “净血军”,对抗世家的压迫。

夕阳西下,王铁山站在小穗的坟前,手里拿着一把刚长出来的灵稻苗 —— 那是用改良方法种的,长得比之前壮实。他把灵稻苗种在坟边,轻声说:“穗儿,你看,新的灵稻长出来了,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灵米,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

远处,林默背着药箱,走向下一个村庄。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单薄,却又格外坚定 —— 他知道,像王铁山这样的农民,就是 “火种计划” 里最珍贵的火种,只要这些火种不熄灭,总有一天,会照亮整个青州,照亮整个被世家压迫的修真界。而灵米之殇,不会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