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爱情六十四封 > 第3章 麦垛下的月光

第3章 麦垛下的月光(1 / 2)

李向东和他的情歌,像一层油腻的薄膜,糊住了聂小梅的感官,让她觉得织布厂里的空气都变得黏稠而窒息。她开始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逃离那轰鸣的车间和无所不在的注视。于是,她主动承担了更多需要离开车间的杂活——比如去仓库清点积压的布匹,或者去厂区最西头的煤场核对运来的煤块数量。

那是一个傍晚,下工的汽笛刚刚拉响,声音嘶哑得像得了痨病的老人在咳嗽。聂小梅借口要去核对一批明天准备出货的次品布数量,低着头,匆匆穿过堆满废弃梭子和线轴的后院,走向那座位于厂区边缘、如同巨大坟茔般的仓库。

仓库后面,就是一片打谷场,属于紧邻着织布厂的赵家庄。夏收刚过,打谷场上堆起了一个个圆滚滚、金灿灿的麦秸垛,在夕阳的余晖下,像一群吃饱了蹲伏在那里的、温顺的巨兽。空气中弥漫着麦秸被阳光曝晒后特有的、干爽而焦香的气息,这味道冲淡了从织布厂方向飘来的染料和机油味,让聂小梅的胸腔为之一畅。

她绕到仓库背后,想沿着墙根的阴影悄悄溜过去,避开可能还在附近溜达的工友。就在她转过墙角的一刹那,她猛地停住了脚步,心脏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猝然攥住。

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她,站在最大的那个麦秸垛旁边,微微仰着头,望着天边那最后一抹即将被夜幕吞噬的霞光。他穿着那件熟悉的、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肩膀的轮廓比记忆中似乎更宽厚了一些。是赵建军。

他怎么会在这里?聂小梅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慌乱,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偷来般的窃喜。她下意识地想躲回墙角,但双脚却像被钉在了原地。

许是听到了她细微的脚步声,赵建军缓缓地转过了身。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织布厂的轰鸣、远处村庄的狗吠、晚风吹过麦秸的簌簌声,都潮水般退去,世界只剩下彼此眼中那一点微光。赵建军的脸上先是掠过一丝惊愕,随即,那惊愕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有欣喜,有局促,有难以掩饰的思念,还有一丝……被她撞见后的、笨拙的尴尬。

“小……小梅?”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年轻人变声期过后那种低沉的沙哑。

“建军……”聂小梅听见自己的声音轻得像耳语,“你……你怎么在这儿?”

赵建军搓了搓他那双大手,指节粗大,手掌上满是新旧交叠的茧子和油污——那是方向盘和拖拉机摇柄留下的印记。“我……我刚从驾校回来。车……车坏了,趴窝在前面的路口,我……我走过来找水喝,看见这麦秸垛……”他语无伦次地解释着,眼神躲闪着,不敢长时间与她对视。

聂小梅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心里那根紧绷的弦,莫名地松弛了一些。她走近几步,能闻到他身上那股混合着汗水、机油和淡淡烟草味的、属于男人的气息。这气息,与李向东身上那股发胶和香皂的味儿截然不同,更原始,更真实,让她想起土地、庄稼和劳作。

“驾校……学得怎么样?”她找着话题,声音依旧很轻,生怕惊扰了这短暂的、偷来的宁静。

“还成。”赵建军点了点头,目光终于敢落在她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探询,“就是规矩多,教练凶得很。比开拖拉机难多了。”他顿了顿,像是鼓足了勇气,问道:“你呢?在厂里……还好吗?我……我听说……”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聂小梅明白那省略号里包含着什么。关于李向东追求她的风言风语,恐怕早已像田埂上的苍耳,粘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庄。

一股难以言说的委屈和酸楚,猛地涌上聂小梅的心头。她低下头,看着自己脚上那双沾满了蓝色染料的旧布鞋,鼻子一酸,眼前泛起一层水雾。她不想在他面前哭,拼命地忍着,肩膀却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我……我还好。”她最终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赵建军沉默了片刻。他能感觉到她的委屈,那种情绪像无形的丝线,缠绕着他,让他心里发紧,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他不是能说会道的人,更学不来李向东那种死缠烂打的劲儿。他只能笨拙地从工作服的上衣口袋里,摸索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

“给。”他把那东西递过来,手有些抖。

聂小梅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

“在县城买的……听说……女孩子都爱吃这个。”赵建军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像是在嘟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