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爱情六十四封 > 第3章 红布条,绿头巾

第3章 红布条,绿头巾(2 / 2)

“你……你怎么能跟他动手?”她声音发颤,“那赵老蔫是啥人你不知道?他回头去钱支书那儿歪歪嘴,咱家还有好日子过吗?”

“怕个球!”上官福贵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拿起葫芦瓢从水缸里舀了半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下去,水珠顺着他青亮的头皮往下流,“老子占着理!他钱满囤还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理?这村里啥时候是讲理的地方了?”王秀娟急得眼圈发红,手里的红布条被她无意识地揉成了一团,“咱家这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本来就……你再惹事……”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女人,一个惹是生非的男人,在这个村子里,就是最软的柿子。

上官福贵最烦她这种畏畏缩缩的样子,把水瓢往水缸里一扔,发出“哐当”一声响,溅起一片水花。“行了!娘们儿家家懂个屁!老子要不硬气点,以后谁都能骑在咱头上拉屎!你就知道哭,就知道弄这些没用的玩意儿!”他的目光扫过她手里那团皱巴巴的红布,语气里充满了不屑和烦躁。

王秀娟像被针扎了一下,猛地缩回手,把那团红布紧紧攥在手心,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她低下头,不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没有掉下来。

过了两天,风平浪静。赵老蔫似乎吃了瘪,没敢去告状,见了上官福贵也绕着走。上官福贵心里那点得意,又膨胀了几分。他觉得,这世道,还是力气和狠劲管用。

这天逢集,上官福贵揣着卖了几担粮食换来的几张毛票,去了镇上。他在集市上转悠,原本想买把新镐头,目光却被一个卖布料的摊子吸引了。那摊子上挂着一块翠绿翠绿的的确良布料,在灰扑扑的集市上,扎眼得厉害。那绿色,鲜亮,张扬,像夏天雨后的蛤蟆皮,又像刚钻出土的嫩韭菜叶,透着一股不管不顾的生机。

上官福贵脑子里猛地闪过王秀娟那张总是带着郁气的脸,和手里那团晦暗的红布。鬼使神差地,他走了过去,问了价钱,几乎花掉了买镐头一半的钱,扯了足够做一条头巾的料子。

晚上回到家,他把那卷绿得晃眼的布料往王秀娟怀里一塞,粗声粗气地说:“给,扯了块布,做个头巾戴。”

王秀娟愣住了,展开那块布料,那鲜亮的绿色刺得她眼睛有点发疼。她从小到大,没戴过这么扎眼的颜色。村里女人,多是蓝、灰、黑,顶多有点碎花。

“这……这太艳了……”她喃喃道,心里却有一丝陌生的、被这浓烈色彩撩动的涟漪。

“艳啥艳?”上官福贵对自己的眼光很满意,“老子挣的钱,想买啥买啥!戴着!让那些背后嚼舌根的婆娘们都看看!”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刚刚建立的、粗糙的自信,和一种近乎炫耀的占有欲。这绿头巾,不像是对妻子的体贴,更像是他刚刚获得的、那点“江湖地位”的附属展示品。

王秀娟犹豫了一下,看着男人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布料叠好,收了起来。她没有立刻裁开做头巾,只是偶尔在没人的时候,会拿出来摸一摸。那光滑冰凉的触感,那鲜亮得近乎嚣张的颜色,都让她感到一种不安,又有一丝隐秘的欢喜。窗棂上,那截求来的、皱巴巴的红布条,在穿堂风中轻轻飘动,显得愈发黯淡和可怜。

上官福贵没有察觉女人复杂的心事。他沉浸在自己用拳头和力气开辟出的新天地里。他开始在村里大声说话,对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人横眉立目。他觉得自己浑身是劲,不仅能开荒,能打架,也能给女人买最鲜亮的头巾。他仿佛看到,那三间大瓦房,正伴随着他日益增长的威望和力量,在眼前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

他甚至有一次,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对着几个闲汉,拍着胸脯吹嘘:“等着瞧!用不了两年,老子非把房子盖起来!就盖在村口最敞亮的地方!青砖!大玻璃窗!”

阳光透过槐树叶子的缝隙,照在他那张因为激动和自信而泛着油光的脸上。他觉得自己像那雷声,行于天上,声势浩大,无所阻挡。他完全没有看到,角落里,赵老蔫那双阴鸷的小眼睛里,闪过的怨毒的光。他也忘了,老辈人传下来的话:雷声越大,雨点越急,也越是容易……招来灾祸。

那卷翠绿的头巾料子,静静地躺在王秀娟的旧木箱底,像一颗被埋下的、不知会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的种子。而上官福贵那刚刚膨胀起来的力量,已经像一头低头猛冲的公羊,犄角,快要撞上那无形的、用权力和人情世故编织成的篱笆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