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穿透薄雾,将医院大楼染上一层金边。昨夜那场倾盆大雨,仿佛将天地间的污浊都冲刷了一遍,连带陆震豫心中的狂躁与绝望,也似乎被那场雨和那个拥抱涤荡去了不少。
他坐在办公桌前,不再是昨夜那个濒临崩溃、怒不可遏的青年。他的眼神恢复了惯有的锐利,但更深处,却多了一份昨夜之前所没有的沉静和坚定。那份坚定,来源于一个承诺——“我都和你一起”。
他知道,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想要撼动郝仁心精心构筑的堡垒,无异于以卵击石。他需要盟友,需要志同道合、心中尚存正义之火的人。
第一个浮现在他脑海的,是麻醉科的副主任医师,赵刚。赵医生年近四十,技术精湛,性格耿直,是医院里有名的“硬骨头”,曾因坚持原则顶撞过领导,多年来一直未受重用。最重要的是,在上次那台成功的心脏手术中,赵刚精准的麻醉为手术成功提供了关键保障,陆震豫曾亲眼看到他在术前因为一个微小的指标波动,坚持推迟手术半小时,直到确认万无一失。那份对患者安全近乎固执的坚持,给陆震豫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试探。一旦赵刚拒绝,甚至向郝仁心告密,后果不堪设想。但陆震豫没有退路。
他选择了一个午休时间,麻醉科办公室人最少的时候。他走进去,赵刚正对着电脑研究一份复杂的麻醉记录,眉头紧锁。
“赵老师。”陆震豫轻声打招呼。
赵刚抬起头,看到是他,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是震豫啊,有事?”
陆震豫没有绕圈子,他关上门,走到赵刚面前,深吸一口气,直接切入主题:“赵老师,有件事,我想了很久,觉得必须告诉您。是关于郝院长的‘诺安畅’项目。”
赵刚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放下鼠标,身体微微前倾:“哦?那个风头正劲的项目?怎么了?”
陆震豫将早已准备好的、关键数据的打印件(隐去了最敏感的直接证据)放到赵刚面前,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其中的矛盾和疑点,尤其是关于术中及术后凝血功能监测数据可能被修饰的问题——这与麻醉科的术后监护息息相关。
“……我怀疑,药物的出血风险被严重低估了。”陆震豫最后说道,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赵刚没有说话,他拿起那几张纸,仔细地看着,脸色越来越凝重。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和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陆震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沁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