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赵刚放下了纸张,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陆震豫:“你小子,胆子不小。你知道你在怀疑谁吗?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吗?”
“我知道。”陆震豫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但我也知道,如果因为我们的沉默,让患者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风险,那我们穿这身白大褂的意义何在?”
赵刚久久地凝视着他,眼神复杂,有惊讶,有审视,更有一种深藏的、被压抑已久的共鸣。良久,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靠回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像是发泄着积压多年的愤懑,“老子早就看那些为了论文、为了项目,把病人当数字的做法不顺眼了!”他看向陆震豫,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和决绝,“你小子,有种!比那些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强多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沉声道:“这事儿,光靠我们两个不够。药剂科的王梅主任,你还记得吗?就是那个因为坚持核查一批进口药品资质,差点被挤走的老太太。她是个认死,她心细如发,对病人极其负责,或许也察觉到了一些术后用药的异常反应,只是人微言轻……”
陆震豫的心,像被投入一颗石子的湖面,漾开了层层希望的涟漪。赵刚不仅相信了他,还为他指明了方向!
“赵老师,谢谢您!”陆震豫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
“谢什么?”赵刚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带着血性的笑容,“这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不是某些人搞名利场的后花园!是该有人站出来,清清这股歪风邪气了!”
接下来的几天,陆震豫和赵刚,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利用各种机会,极其谨慎地分别接触了药剂科的王梅主任和心内科的李梅护士长。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王梅主任起初十分警惕,甚至有些排斥,担心这是年轻人不懂事的冲动。但当陆震豫拿出更具体的、涉及药品配伍和不良反应报告的疑点时,这位严谨了一辈子的老药师,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痛心。她最终红着眼圈,颤抖着说:“我干了一辈子药剂,不能让有问题的药,从我眼皮子底下流出去害人!”
李梅护士长则是在听到陆震豫提到几位患者术后不明原因的瘀斑和化验指标异常后,恍然大悟,激动地拿出自己偷偷记录的、未被正式采纳的护理观察笔记。“我就觉得不对劲!可是上报了也没人重视,还说我想多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委屈和终于被理解的释然。
就这样,在一个周末的傍晚,在医院附近一个僻静的小茶馆的包间里,四个人——外科才俊陆震豫、麻醉硬汉赵刚、药剂铁娘子王梅、心内细心的李梅——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彼此眼中闪烁的、为守护共同信念而战的决心。他们像几颗散落的星辰,终于汇聚成一道微弱却执着的光束,试图刺破那看似密不透风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