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宇点了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轻声说:“我特别认同你的说法。以前我妈总催我,说建筑师工作忙,再不结婚就没人要了,我试着跟一个相亲对象相处,后来发现,两个人根本聊不到一起——她喜欢热闹,我喜欢安静;她觉得日子要过得风风火火,我觉得细水长流才好。最后还是分了,不是谁的错,是不合适。”
“就像搭房子。”林微忽然说,“你是建筑师,应该懂——房子得先打好地基,再慢慢砌墙、盖顶,要是地基没打好,再漂亮的房子也不结实。感情也一样,得先摸清彼此的脾性,知道能不能一起走下去,再谈未来,不然都是空中楼阁。”
周明宇看着她,眼睛亮了起来:“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个意思!好的关系像搭房子,得先打好自己的地基,再慢慢一起盖。以前我总跟别人说,没人懂,没想到今天遇到你,一下子就说透了。”
那天的生日宴,林微和周明宇聊了很多。从工作聊到爱好,她知道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类的;他知道她喜欢油画,最近在画冬日的雪景。他们聊到北京的老胡同,聊到上海的弄堂,聊到对未来的期待——林微说她想有一个带小院的房子,种满向日葵;周明宇说他想设计一座“有温度的房子”,让住在里面的人都觉得踏实。
宴席散场时,外面又下起了雪。周明宇主动说:“我送你回家吧,雪天路滑。”
林微没有拒绝,点了点头。车子里很暖和,周明宇放了一首轻音乐,舒缓的旋律在车厢里流淌。“你那幅向日葵画,能让我看看吗?”他忽然问,“李娜说你画得特别好,我对油画挺感兴趣的。”
“当然可以。”林微笑了,“下次有机会,带你去我的画室。”
车子停在林微家楼下时,雪已经下大了。周明宇从后备箱里拿出一把伞,递给她:“拿着吧,雪大,别淋着了。”
“谢谢你。”林微接过伞,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她,“这是我的微信,有事可以联系我。”
周明宇接过名片,看着上面的名字,笑了:“我加你微信,你通过一下。对了,下周末有空吗?我知道一家书店,有很多旧书,想去看看,要不要一起?”
“好啊。”林微点头,心里像被雪后的阳光照过,暖暖的。
回到家时,母亲还没睡,看见她手里的伞,笑着问:“谁送你回来的?伞挺好看的。”
“朋友。”林微笑着说,把伞放在玄关,“妈,我今天遇到一个人,跟他聊得很投缘。”
赵秀兰眼睛一亮:“是吗?人怎么样?”
“挺好的,温和,踏实,跟我一样,喜欢慢慢来。”林微坐在沙发上,给母亲讲了和周明宇的聊天,语气里带着自然的笑意。
赵秀兰看着女儿的样子,心里比谁都开心:“慢慢来,别急,妈相信,这次是对的人。”
林微回到房间,打开微信,看到周明宇发来的好友申请,备注是“周明宇,喜欢搭房子的建筑师”。她笑着通过了,对方很快发来消息:“今天聊得很开心,期待下周末的书店之行。”
林微回复:“我也是。”
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雪花落在窗玻璃上,慢慢融化,留下一道道水痕。她想起“需于酒食”的爻辞,想起那份从容自洽的等待——原来,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内心的地基打牢,那个同频的人,真的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她打开油画本,在新的一页上,画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旁边写下一行字:“从容的等待,终会遇见同频的人。”
窗外的雪还在下,月光透过雪花,洒在画纸上,温柔而明亮。林微看着这朵向日葵,嘴角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她知道,属于她的“风”,或许已经悄悄吹来了,而她,已经准备好了——以最从容的姿态,迎接这场不期而遇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