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让常太监将罪过书送与众大臣传阅,众人看后,纷纷大惊,交头接耳道:“竟有此事?张无极倒反天罡,其罪当诛!”
户部尚书莫登羡率先出列,声如洪钟:“张无极倒行逆施,罪不可恕!陛下,此等逆贼当株连九族,以儆效尤!”
礼部尚书荀天誉附和:“臣附议!边疆将士浴血守土,岂容奸佞残害?请陛下严惩!”
兵部尚书包魂登面如死灰,心想看来今天皇上安排桓将军亲自上场,是要搞个大事情。其他大臣纷纷附和,声浪如潮。皇帝冷声道:“校事府查证如何?”
校事府头领赵枚上前一步:“陛下,此次惊天大案背后,尚有幕后主使,就在朝堂之中。只可惜,张无极等人在审讯期间,被人纵火烧死,未能查证是谁。”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百官再次惊愕,不乏有人向萧太尉投去猜忌目光,因为众人皆知张无极是他的门生故吏。
萧太尉垂眸而立,袖中手指微微发颤,心中暗自思量:“果然是冲着自己来的。”但他面色不变,来应万变。
众人群情激奋之间,皇帝目光再次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并州案处置如下——桓问治军不严,致部将叛乱,削爵三级,降为辽东大将军,即日赴任,其军权受五官中郎将与兵部共辖;兵部尚书包魂登荐人有误,贬为侍中;并州张无极等人虽已身死,但谋逆之罪,全族连坐,判满门抄斩!”
桓问与包魂登跪地领旨,前者虽降职,却因平叛之功未获重罚,群臣暗自惊诧。而包魂登,则像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儿,得知性命无忧,一身冷汗也没有白流。
萧太尉见情势至此,主动站出:“臣昔年力排众议荐张无极,今其犯滔天大罪,臣亦有失察之责,恳请陛下削臣官职,以正朝纲!”
殿内气氛骤凝。刑部尚书成陆金忽出列谏言:“萧太尉两朝元老,功勋卓着,纵有失察,亦当从轻处置。陛下,削职恐寒老臣之心!”
尚书右仆射周韬却厉声驳斥:“太尉门生遍布,若不严惩,何以昭示法度?臣请陛下褫夺其权,以示公允!”
两派争执不下,皇帝微微一笑,语气平和:“萧太尉,张无极反叛是在你推荐之后发生的事情。虽然幕后主使尚未查清,但他个人犯罪,不怪太尉。“转而又冷声道:“只是,他的罪行对于朝廷,对于百姓,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告慰被他残杀将士的在天之灵!”
萧太尉心中一紧,“我究竟哪里疏忽了?怎会落入这种圈套……这一天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