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碧霄剑魂 > 第149章 道心传承]

第149章 道心传承](2 / 2)

“你叫什么名字?”他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

男孩吓了一跳,手里的破碗差点摔在地上:“回……回仙长,我叫小石头,是山下农户家的。”他黝黑的脸上沾着泥点,眼睛却亮得像星子,“我爹娘被邪火所伤,是剑莲宗的仙师救了他们,我想学好本事,将来也能救人。”

李云歌将圣剑放在石桌上,剑身的“道心”二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若让你选,你要学剑,还是学医?”

小石头望着圣剑,又看了看苏婉清案几上的医典,忽然跪下磕了个响头:“弟子想学能护住人的本事,无论是剑还是药。”

苏婉清与李云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许。她取过一套新做的粗布弟子服,是用染坊送来的靛蓝布料缝制的:“起来吧,从今日起,你便是剑莲宗的弟子了。”

三日后,第一批入选的三十名弟子站在了练武场。李云歌穿着藏青武袍,腰间悬剑,苏婉清则换了身月白长衫,手里拿着《莲心医典》的抄本。

“学武不是为了争斗,是为了守护。”李云歌拔出圣剑,剑尖斜指地面,“道心剑法的第一式,名为‘莲生’。”他手腕轻抬,剑光如莲瓣绽放,却在触及弟子们的衣角时骤然收势,“记住,剑刃可伤人,亦可护人,关键在持剑者的心意。”

苏婉清翻开医典,声音清亮:“学医不是为了成名,是为了济世。”她指着书页上的清心丹药方,“这味药需用晨露熬制,取的是天地清明之气,正如医者之心,需不染尘埃。”

阳光下,弟子们跟着李云歌学起剑式,一招一式虽生涩,却透着认真。苏婉清则带着想学医的弟子去了药圃,教他们辨认草药,如何在不伤根的情况下采摘——那些草药,正是用邪皇寂灭后的焦土培育的,如今已长得郁郁葱葱。

四、心合之道

初雪降临时,剑莲宗的武学堂已能听到整齐的呼喝声。小石头穿着洗得发白的弟子服,正跟着师兄们练习“莲生”式,他的剑是柄普通的铁剑,却握得比谁都稳。

“手腕再沉些。”李云歌走过来,用竹剑轻轻敲了敲他的手背,“道心剑法重意不重力,你看这雪落在剑上,不沾半分,便是因为剑势圆融。”

小石头望着师父手中的圣剑,剑身上的雪花遇热即化,顺着“道心”二字的纹路流淌,竟像极了流泪的眼睛。他忽然想起爹娘说过,邪皇寂灭那晚,莲峰的雪都是暖的。

与此同时,药庐里正飘着浓郁的药香。苏婉清正教女弟子们炮制当归,她将药材放进陶盆里,用温水浸泡:“当归补血,却需去其燥性,正如待人接物,需存宽厚之心。”

一个叫阿芷的女弟子忽然问:“苏师姐,您和李师兄的功夫,哪个更厉害?”

她闻言轻笑,手里的铜刀在药草上翻飞,切出的当归片薄如蝉翼:“剑能护人周全,药能救人性命,本就不分高下。”窗外的雪落在梅枝上,她望着练武场方向,那里传来圣剑的清鸣,“就像这梅与雪,少了谁都不成景致。”

入夜后,李云歌在书房整理剑谱,苏婉清端着碗姜汤走进来。铜炉里的炭火正旺,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火光轻轻晃动。

“今日见小石头练剑,忽然想起刚入师门时的自己。”他接过姜汤,粗瓷碗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那时总想着要成为天下第一剑客,却不知何为真正的强大。”

苏婉清将《莲心医典》的定稿本放在案上,封皮已换了厚实的牛皮纸,还加了铜扣:“我倒想起第一次给人诊脉,紧张得把脉枕都碰翻了。”她指尖划过医典上的莲花纹样,“是师父告诉我,医者眼里不该只有病症,更要有病人。”

他忽然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带着药草的微凉,却让他想起创“道心剑法”时,那股刚柔相济的气流。窗外的雪还在下,练武场的剑痕里积了薄薄一层雪,药圃的幼苗却在雪下悄悄扎根。

“开春后,我们去山下的学堂看看吧。”苏婉清望着窗外的飞雪,“听说那里的先生想让弟子们去教孩童读书,既传武道医理,也传圣人教诲。”

李云歌点头,目光落在圣剑与医典并排摆放的案几上。剑有锋,医有仁,道心传承,从来都不止于招式与药方,更在于将守护与济世的信念,如莲种播撒,待到来年春风起,自会满池芳华。

夜渐深,书房的烛火却越发明亮,映着墙上新挂的匾额,那是两人合力写下的“心合”二字,笔锋交织,如剑护莲,似药养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