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359章 应对宗室的 “特权剥离”

第359章 应对宗室的 “特权剥离”(1 / 2)

雍正四十九年秋的扬州,盐市街的空气里都飘着咸涩的味道。张謇站在自家盐铺的柜台后,看着街对面载锡的 “宗室盐行”,眉头拧成了疙瘩 —— 载锡的盐价已经涨到 60 文一斤,是官盐价的近两倍,可百姓还是得买,因为载锡垄断了扬州的盐源,谁也不敢从瑞祥号进盐。

就在昨天,张謇偷偷让伙计去瑞祥号扬州分铺订盐,刚付了定金,就被载锡的家丁堵在了半路上。家丁们把盐袋摔在地上,威胁道:“张掌柜,你胆子不小啊!敢从瑞祥号进货,就不怕我们砸了你的铺子?”

张謇叹了口气 —— 载锡是镶红旗宗室,康熙的曾孙,仗着 “宗室免税” 的特权,半年前垄断了扬州的盐、铁贸易。他低价从两淮盐场收盐,再高价卖给百姓,光是囤盐这一项,就赚了不下五万两银子。而张謇这样的合规盐商,因为要缴税,根本没法和他竞争,铺子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

同一时间,河北保定的礼亲王封地,农户王老汉正跪在永琛的府门前,哭着哀求:“永琛爷,求您让家丁把田还给俺吧!那三亩田是俺全家的命啊!”

永琛是礼亲王的世孙,今年二十五岁,马上就要袭爵了。他仗着 “宗室封地不缴丁银、不遵新政” 的旧例,不仅撕毁了县衙的缴税告示,还纵容家丁抢占农户的良田。王老汉的三亩田,就是被永琛的家丁抢去种了玉米,王老汉去理论,还被家丁打了一顿。

“滚远点!” 永琛的管家从府里出来,一脚踢开王老汉的粥碗,“宗室的地,想给谁就给谁,你也配来要?再闹,就把你送官!”

王老汉爬起来,看着被踢洒的粥,眼泪掉了下来 —— 家里的儿子发着高烧,没钱看大夫,就指望这三亩田的玉米换钱,现在田没了,儿子的病也没救了。

这些事,都通过瑞祥号的密报,传到了京城。御书房里,胤禛看着 “扬州盐价涨 70%、保定封地缴税率 30%” 的奏报,重重地叹了口气:“宗室是朕的亲族,朕要是硬管,他们说朕薄情;不管,新政在宗室封地根本推不动,百姓也受苦。”

宗室首领允佑(康熙第七子)也来凑热闹,他带着十名宗室,递上 “请罢新政疏”,跪在地上说:“皇上,宗室免税、世袭是太祖爷定的规矩,江兰要让宗室纳税、考试,是削宗室的脸面!要是逼我们这么做,我们就集体辞爵!”

江兰站在一旁,看着允佑激动的样子,心里清楚 —— 宗室不是真的要辞爵,是怕失去既得利益。她上前一步,躬身奏道:“皇上,臣有个法子,不用硬削宗室特权,也能让他们遵新政。”

“哦?兰丫头,你说说看。” 胤禛眼里闪过一丝希望。

“宗室扰政,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经商能免税,所以敢垄断;二是袭爵不用考,所以敢乱政。” 江兰递上方案,“臣请推行‘两策’:一是宗室经商需按章纳税,瑞祥号控制盐、铁、丝绸这些刚需商品,不卖给违规宗室;二是宗室袭爵需通过考试,考不过的进兰馨宗室班补习,直到合格才能袭爵。这样既给宗室留了体面,又能倒逼他们遵规矩。”

允佑立刻反对:“瑞祥号凭什么不给宗室供货?考试袭爵更是胡闹!宗室的身份,还需要考试?”

“允佑爷,瑞祥号占江南盐铁贸易的六成,宗室要做这些生意,离不开瑞祥号。” 江兰平静地说,“至于考试,不是考诗词歌赋,是考新政实务、民生治理 —— 宗室要袭爵,总得知道怎么管封地,怎么让百姓活下去吧?要是连摊丁入亩怎么算都不知道,怎么当王爷?”

胤禛觉得有理,当即准了江兰的方案。三日后,瑞祥号、兰馨学院同时行动起来。

大宝作为瑞祥号的总掌柜,第一时间给全国的分铺发了通知 —— 宗室来进货,必须先登记 “宗室商户信息”,缴清之前的欠税,单次进货量也有上限:盐最多五万斤,铁最多两万斤,超过的一律不售。

扬州瑞祥号分铺的掌柜,接到通知后,立刻重新整理了进货流程。没过多久,载锡就带着家丁来了,他像往常一样,拍着柜台说:“给本爷装十万斤盐,记账上,月底一起结。”

掌柜躬身道:“载锡大人,按新规矩,您得先登记宗室商户,缴清上月囤盐欠的五百两税银,单次最多进五万斤盐。”

“你说什么?” 载锡以为自己听错了,“本爷是宗室,凭什么缴税?还限制进货量?”

掌柜拿出胤禛的手谕,双手递上:“大人,这是皇上的旨意,宗室经商需按章纳税,小人不敢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