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大胜后的医疗收尾(2 / 2)

三日后,牛痘疫苗送到了军营。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 无论是清军士兵还是准噶尔降兵,都不知道 “牛痘” 是什么,听说要在胳膊上划个小口,种上 “痘浆”,都吓得连连后退。太医院的李医官也皱着眉反对:“江姑娘,这‘牛痘’从未听说过,万一弄出人命,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医官,你还记得去年京城天花流行吗?” 江兰拿出兰馨医馆的记录册,“当时我们给兰馨学院的学生接种了牛痘,没有一个人得天花;而没接种的,有三成得了天花,死亡率过半。这牛痘是从牛身上提取的,能让人产生抗体,再也不会得天花,是救命的东西,不是害人的!”

她让护理队里一个接种过牛痘的姑娘站出来,撩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小疤痕:“大家看,这就是接种牛痘后留下的疤,一点都不疼,也不会影响干活。她去年接种后,跟得天花的人待在一起,都没事!”

可准噶尔降兵还是害怕,巴图更是直摇头:“在胳膊上划口子,还种‘浆’,这是妖法!我们不种!”

江兰没有强迫,只是让士兵们把接种过牛痘的清军和准噶尔兵(阿古拉好奇,偷偷接种了)集中在一起,每天给他们检查身体,让巴图他们看着 —— 那些接种的人不仅没事,还能帮着照顾发烧的同伴。过了两天,巴图看到那个之前发烧的准噶尔兵,在喝了奶茶、换了药后,居然能坐起来了,而接种了牛痘的阿古拉,精神头也越来越好,终于松了口:“我先种,要是我没事,你们再种!”

江兰亲自给巴图接种,用消毒过的小刀在他胳膊上轻轻划了个小口,滴上牛痘浆,再用干净的棉布包好:“三天后这里会起个小痘,别碰它,过几天就好了,以后就再也不怕天花了。”

三天后,巴图的胳膊上果然起了个小痘,却没发烧也没疼,他终于信服了,主动带着降兵们来接种。江柱子和护理队的姑娘们一起,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有的给士兵们划口,有的滴痘浆,有的包扎,军营里的气氛从最初的恐惧变成了安心。

与此同时,江王氏从张家口调来了两百口煮奶茶的铁锅,还让织坊赶制了上千块干净的棉布,用来给士兵们包扎伤口;江老实则每天给军营传信,询问疫情和接种情况,还让瑞祥号的分铺多准备些治疗发烧的草药,随时准备送过来。

七天后,隔离区里的高烧士兵,有八成退了烧,能下床走动了;剩下的两成,也只是低烧,伤口的化脓情况也减轻了。牛痘接种也完成了,清军士兵和准噶尔降兵,一共有一千两百多人接种了牛痘,没有一个人出现不良反应。

胤祥看着军营里恢复生机的景象,忍不住对江兰说:“你这两个法子,比打一场胜仗还重要!要是没控制住‘战后热’,没接种牛痘,说不定咱们的士兵和降兵都会遭殃,到时候边疆就更难安稳了!”

他立刻写奏折给胤禛,把江兰用 “隔离 + 煮沸奶茶” 控疫情、接种牛痘防天花的事细细说了一遍,还附上了疫情统计和接种记录,末尾写道:“江兰以医疗稳军心、安降兵,实乃边疆稳定之基石,其功不亚于军功!”

奏折送到京城时,胤禛正在御书房和张廷玉、马齐商议战后边疆治理的事。看到胤祥的奏折,胤禛忍不住拍案叫好:“江兰总能在关键时刻,拿出让人惊喜的办法!之前是后勤,现在是医疗,她懂民生,懂军事,还懂医疗,真是大清的栋梁!”

他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下:“江兰之功,记一等功!‘战后隔离’与‘牛痘接种’之法,着军机处誊抄,传至全国军营及边疆重镇,推广使用;兰馨医馆需培养更多懂牛痘接种的医工,随时准备支援各地!”

张廷玉看着奏折上的记录,由衷地感叹:“江姑娘不仅治好了病,还拉近了清军和准噶尔降兵的距离 —— 降兵们喝着一样的奶茶,接种一样的牛痘,自然会觉得大清没有把他们当外人,往后边疆治理,就少了很多阻力啊!”

远在博尔塔拉河谷的军营里,江兰正和秋杏一起给最后几个准噶尔降兵换药。阿古拉拿着一碗刚煮好的奶茶,递到江兰面前:“江姑娘,你喝!这奶茶是我煮的,比伙房煮的还香!”

江兰接过奶茶,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暖到了心里。她看着眼前的阿古拉,看着不远处正在一起操练的清军士兵和准噶尔降兵,心里忽然明白:所谓 “医疗收尾”,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用善意和专业,拉近不同族群的距离,让边疆的百姓和士兵,都能在安稳的环境里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河谷两岸,清军的旗帜和准噶尔的狼图腾旗,在风中一起飘动。江兰知道,这场大胜后的医疗收尾,只是边疆稳定的开始;往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 教降兵们种玉米,帮他们建家园,让他们真正融入大清的生活。而她,会一直在这里,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边疆的安稳,为新政的延续,继续努力。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