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微妙的 “边界”(2 / 2)

“姑娘放心!小的一定亲手交给苏公公,绝不让别人碰!” 小禄子接过账本,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像捧着什么宝贝。

江兰又站了会儿,直到门内的呼吸声变得更平稳,才转身离开。走到宫门时,正好遇到大哥江石头带着一队侍卫换班,他们穿着黑色的劲装,手里握着腰刀,脸上带着倦意,却依旧站姿挺拔。江石头见了她,连忙快步走过来,从怀里掏出个绣着 “福” 字的暖手袋,塞到她手里:“兰丫头,怎么现在才回?娘怕你冻着,让我给你带的,里面装的是晒干的艾草,暖得久。皇上情况怎么样了?京营的兄弟们都在问,怕新政的事受影响。”

“已经退烧了,没事。” 江兰接过暖手袋,艾草的清香混着暖意传来,心里暖暖的,“大哥,你跟兄弟们说,别担心,新政的事有我盯着,等皇上好了,咱们就推进西北屯田,医工也能去伊犁了。你们值勤的时候多留意些,别让闲杂人等靠近御书房,八爷党残余还没彻底清干净,别给他们可乘之机。”

“你放心!” 江石头拍了拍腰刀,声音洪亮,“京营已经加了三倍巡逻,宫门、御书房周围都安排了人,连一只鸟都飞不进去!你快回去歇着,明天还得来看皇上呢。”

江兰点点头,转身往瑞祥号走。街上的灯笼大多已经灭了,只有几家商铺还亮着灯 —— 最显眼的是兰馨银行的东城分号,窗户里透着暖黄的光,隐约能看到账房老周和几个伙计还在整理账目。他们知道皇上病重,怕江兰没时间盯账,特意留下来加班,想把军屯拨款的账目理清楚,让她少些负担。江兰看着那扇亮着灯的窗户,心里更坚定了 —— 只要这些支持新政的人都在,只要大家都拧着一股劲,就算皇上暂时病了,新政也乱不了,大清也乱不了。

回到瑞祥号时,院门还虚掩着,里面透着光。江兰推开门,就见娘江王氏正坐在堂屋的炕边,手里缝着一件小棉袄,旁边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见她回来,江王氏连忙放下针线,起身迎上来:“兰丫头,可算回来了!粥还热着,快喝了暖暖身子。我听大宝说,你在宫里守了半宿,饭都没吃,这怎么行?新政的事再急,也得先顾着自己的身子。”

“娘,我没事,在宫里喝了碗姜汤。” 江兰接过粥碗,喝了一口,小米的香甜在嘴里散开,“皇上已经退烧了,明天再去看看就好。兰馨学院的陈太医说明天要去太医院谈药方推广的事,我得早点起来跟他对接,把西北的需求跟太医院说清楚,让他们多备些药材。”

江王氏叹了口气,从炕边的柜子里拿出个布包,递给她:“这里面是我晒干的红枣、桂圆,你明天要是去宫里,顺便给怡亲王府的弘晓带过去 —— 那孩子久咳,补补身子好。你之前送了药方,再带点补物,也显得咱们心意到了,又不算越界。”

江兰接过布包,红枣的甜香扑面而来,却轻轻摇了摇头:“娘,等皇上彻底好了再说吧。现在送过去,万一被宗室看到,又该说闲话了。弘晓的身子,有药方顶着,慢慢会好的,不急于这一时。”

江王氏点点头,没再劝 —— 她知道,女儿心里有杆秤,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分得比谁都清楚。

夜深了,江兰躺在炕上,却没立刻睡着。她捧着娘给的暖手袋,想起在廊下和胤祥相遇的场景 —— 他那句 “弘晓咳嗽轻多了”,他下意识伸过来又收回的手,他站在廊尽头停顿的背影。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星星似的闪在心里,让她明白,他们都在守着一条看不见的边界 —— 这条边界不是隔阂,是保护,保护着彼此,也保护着他们共同推进的新政。胤祥探病,不只是为了兄弟情,更是为了确认皇上没事,新政能继续推进;她守在廊下,不只是为了探病,更是为了守住新政的进度,不让观望者有机可乘。

而此刻的怡亲王府,胤祥也没睡着。他坐在书房里,桌上摊着西北屯田的水渠图纸,旁边放着弘晓喝药的记录 —— 上面记着 “今日咳嗽三次,比昨日少两次”“能吃半碗粥”。刘侍妾端来一碗热汤,轻声道:“王爷,夜深了,该歇了。弘晓刚醒了次,说想谢谢江姑娘,还问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她,说江姑娘送的药方很管用。”

胤祥接过汤,却没喝,只是看着图纸上的水渠路线,轻声道:“不用谢。江姑娘送药方,不是为了让他谢,是为了让我能安心帮着推进新政,不用分心家里的事。咱们跟她,都是为了新政,为了百姓,不用讲这些虚礼。” 他说着,拿起笔在图纸上批了句 “明日送工部,加急制出样板”,心里清楚 —— 等皇上好了,西北屯田就能动工,医工们就能带着药方去伊犁,新政就能再往前推一步,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江兰就收拾好东西往宫里去。街上的积雪还没化,踩在上面 “咯吱” 响,却已有不少人在忙碌 —— 兰馨学院的学生提着药箱往义诊点去,兰馨银行的伙计扛着账本往分号去,京营的侍卫握着腰刀在巡逻。走到宫门口时,苏培盛已经站在那儿等着她,脸上带着笑意:“姑娘,皇上今早醒了,精神好多了,刚喝了一碗粥,还让老奴把你昨晚送的账本拿给他看呢。怡亲王也来了,正在里面跟皇上议水渠的事,说要尽快把样板做出来,春天好动工。”

江兰心里一松,快步走进御书房。就见胤禛靠在软枕上,手里捧着她昨晚的蓝布账本,脸色好了不少;胤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水渠图纸,正指着上面的路线跟皇上说着什么。见她进来,胤禛笑着招手:“兰丫头来了?快过来,你这账本记得详细,军屯的地、医工的药材都写得清楚,就按你说的办,拨款朕批了。”

“谢皇上!” 江兰躬身应道,目光掠过胤祥,两人对视了一眼,又快速移开 —— 没说话,却都懂了对方眼里的意思:皇上好了,新政能继续推进了,这就够了。

御书房里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棂洒在账本和图纸上,映着 “西北屯田”“肺痨药方”“军屯医疗” 的字样,也映着三人脸上的笑意。江兰知道,那条 “微妙的边界” 会一直存在,它不是疏远,是默契,是对新政的守护,是对彼此的尊重。只要他们还像这样同心协力,只要所有支持新政的人还在,大清的新政就会走得更稳、更远,百姓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