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年羹尧的威胁(2 / 2)

胤禛翻看着眼前的证据,又看了胤祥的奏折和士兵证言,脸色渐渐缓和。他把年羹尧的密折扔在桌上,对江兰和沈文渊说:“年羹尧的心思,朕清楚得很。他是见瑞祥号断了他的粮草垄断,又怕沈总督的漕运断了他的后路,才用‘粮害士兵’‘漕运有私’来构陷,还想借调兵要挟朕。你们做得好,没让他的阴谋得逞。”

江兰躬身道:“皇上明鉴。瑞祥号做粮草生意,从不是为牟利,而是为帮西北士兵吃饱、百姓过好。臣这里还有一份抗冻麦推广计划,明年春天就能在兰州周边试种,若能成功,西北的粮草就能自给自足,再也不用依赖外部供应,也省得有人再借粮草做文章。”

她把计划递上去,丫蛋之前整理的土壤采样报告也附在里面,上面标着试种区域、肥料需求、预计产量。胤禛看着报告,眼里露出赞许:“好!这个计划好!不仅解了眼前的粮患,还为西北长远打算。朕准了,兰馨银行的低息贷款优先给抗冻麦推广用,沈总督的漕运也多帮着运些种子和农具。”

沈文渊连忙应下:“臣遵旨!臣这就回去安排,开春后漕渠沿岸的荒地,都能给百姓种抗冻麦,漕工们也想种,正好让瑞祥号给些技术指导。”

正说着,苏培盛进来禀报:“皇上,年将军的亲信副将张彪派人来,说…… 说年将军在西宁军营召集了各营将领,说‘若皇上不彻查瑞祥号和漕运,他就没法安心镇边’,还说要‘请旨卸任’。”

“卸任?他是在逼朕!” 胤禛的眼神冷下来,“传朕旨意,驳回年羹尧‘调兵回防’之请,令他安分守边,不得干预粮草和漕运之事;再让都察院派人去西北,查年家商号在西北的贪腐之事,尤其是之前丰裕昌(裕丰号前身)抬价卖粮的旧账!”

江兰心里清楚,这道旨意是对年羹尧的警告,也是清算的开始。她看着殿外渐渐放晴的天空,知道年羹尧的威胁不仅没吓到他们,反而让胤禛更坚定了清新年家势力的决心。

离开养心殿时,沈文渊跟江兰并肩走在宫道上,雪后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带着暖意。“江夫人,这次多亏了你和十三爷,不然年羹尧的阴谋真可能得逞。” 沈文渊语气诚恳,“以后漕运有任何事,您尽管开口,臣定全力配合。”

江兰笑着点头:“沈大人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新政和民生。明年抗冻麦推广,还得靠您的漕运运种子,到时候少不了麻烦您。”

回到兰馨医馆,丫蛋、大宝、小宝都在等着消息。丫蛋见江兰回来,连忙上前:“姐,怎么样?年羹尧的阴谋被拆穿了吧?”

“拆穿了。” 江兰把宫里的事说给他们听,笑着拿起丫蛋整理的土壤报告,“皇上准了抗冻麦推广计划,明年春天咱们就能在西北种麦了。丫蛋,你之前做的改良方案正好用上,明天跟我去兰馨学院,给农科班的学生讲讲西北土壤的特点,让他们开春跟着去兰州指导种植。”

丫蛋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教案,保证让学生们都学会!”

大宝也笑着说:“大姑,镖局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开春运种子的骡马队都备着,还找了几个懂种植的老农跟着,到时候能帮着百姓翻地。”

小宝则递上一份新的贷款方案:“大姑,这是给西北种麦百姓的低息贷款方案,年息只有三分,比民间低一半,还能分三年还,百姓们肯定愿意种。而且小姑之前说的土壤改良肥料,我也算了预算,从银行拨点专款采购,到时候一起运过去。”

丫蛋拍了拍小宝的肩,笑着补充:“还是你细心,肥料预算我之前只算了大概,你这细化到每斤草木灰的成本,跟漕运运费凑一起,正好能算进推广成本里,报给皇上也更清楚。”

江兰看着弟弟妹妹和侄子们各司其职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二十年前,她刚穿越时,丫蛋还是个跟在身后的小丫头,大宝小宝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如今一个成了农科专家,一个成了镖局骨干,一个成了银行账房 —— 这不仅是她的成长,也是整个家、整个新政团队的成长。

当天晚上,陈默从西北传回消息:年羹尧接到胤禛的旨意后,气得在军营里摔了军符,却不敢真的卸任,只能把怒火撒在张彪身上,打了他三十军棍;兰州军营的士兵们听说年羹尧诬陷瑞祥粮,都很愤怒,有两百多个士兵主动找十三爷,要写证言告年羹尧 “用陈粮坑害士兵”;年家在西北的商号 “裕丰号”,因为没人买粮,已经开始裁员,有个账房先生偷偷联系陈默,想揭发年家贪腐的旧账。

江兰坐在书房里,看着陈默的密报,拿起笔在《西北应对计划》上写下:“十一月中旬,年羹尧密折威胁被破,获士兵证言反制,年家商号开始瓦解;后续:1. 加快抗冻麦种子准备,开春准时推广;2. 协助都察院查年家贪腐旧账;3. 收集年羹尧要挟朝廷的证据,为后续清算做准备;4. 安抚西北百姓,鼓励种抗冻麦。”

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却不再寒冷 —— 江兰知道,年羹尧的威胁就像这风雪,看着猛烈,却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只要她和盟友们守住 “为民” 的初心,握紧证据的盾牌,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而这场与年家的较量,也终将在新政的阳光和百姓的支持下,走向彻底的胜利。

第二天一早,江兰就带着丫蛋去了兰馨学院。农科班的学生们听说要去西北推广抗冻麦,都兴奋地围过来,丫蛋站在讲台上,拿着土壤采样报告,详细讲解着 “如何根据土壤酸碱度改良肥料”“抗冻麦的播种时间和间距”,声音清晰而坚定 —— 她早已不是当年跟在姐姐身后的小丫头,而是能为新政撑起一片天的农科专家。大宝则带着镖局的几个伙计,把抗冻麦种子的样品搬到教室,让学生们直观感受种子的饱满度;小宝也赶来,给学生们讲 “种麦贷款政策”,让大家知道如何帮百姓申请低息贷款。

江兰站在教室外,看着里面姐弟三人配合默契的模样,看着学生们认真听讲的神情,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场变革之路,从来不是她一个人在走 —— 有胤禛的信任,有十三爷、沈文渊的盟友,有家人的支持,有千千万万认新政的百姓和士兵,就算年羹尧再怎么威胁,也挡不住新政向前的脚步,挡不住西北田野里即将长出的抗冻麦,更挡不住这个时代走向更好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