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孤立无援的处境(2 / 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兰看着眼前的账册,听着周强的汇报,忽然觉得之前的 “孤立” 不算什么 —— 年妃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后宫孤立、商业打压、军需捣乱,一步步瓦解她的事业,最终让年羹尧的贪腐线索石沉大海,让新政在西北推行受阻。

“周强,你先回西北,告诉驿站的兵,不用怕年三,他要是再捣乱,就直接绑了送顺天府,就说是我让的 —— 年妃要是问起,让她来找我。” 江兰的语气掷地有声,“王瑞,丰裕号靠贴钱抢生意,咱们就靠‘质量’赢回来 —— 把咱们的细布拿出来,让百姓对比丰裕号的布,看看谁的布更耐穿、更厚实,再搞‘买布送针线’的活动,吸引百姓来买。”

安排完这些,江兰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江老实带着大宝、小宝在扫雪,江王氏和大嫂在厨房里忙着做馒头,炊烟袅袅,暖意融融。她忽然想起穿越前的日子,那时她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出租屋里吃泡面,可如今,她有家人的支持,有周强、王瑞、林巧这样的团队,有千千万万受新政恩惠的百姓,就算后宫孤立无援,她也不是真的 “无援”。

晚饭时,江老实看出她心情不好,把一块刚蒸好的红糖馒头递给她:“兰丫头,是不是宫里有人欺负你了?要是实在不行,咱们就不掺和宫里的事,专心把医馆、学院办好,一样能帮百姓。” 江王氏也跟着说:“是啊,姑娘,咱们不图那些虚的,只要家人平安,百姓能过好,比什么都强。”

江兰咬了一口馒头,甜意顺着喉咙滑进心里,眼眶有些发热:“爹,娘,我没事。我不是为了自己争什么,是年妃想拦着咱们帮百姓 —— 她不让我查年羹尧的贪腐,是怕年家的人贪了军粮,让西北的将士饿肚子;她挤垮咱们的布庄,是怕百姓买不到便宜的布,冬天冻着。我不能退,退了就是让百姓吃亏。”

丫蛋举起手里的馒头:“姐姐,我支持你!我明天就去学院,让学生们帮着瑞祥号宣传,告诉百姓咱们的布最好;我还去医馆,让林巧姐姐多准备些药包,送给西北的将士,不让年三的谣言得逞!”

看着家人坚定的眼神,江兰心里的底气更足了。她知道,后宫的孤立只是暂时的,只要她守住 “为民” 的初心,把医馆、学院、镖局、银行的事做好,让百姓真正受益,就算年妃再怎么打压,也动摇不了她的根基。

深夜,江兰坐在书房里,写下《应对年妃打压计划》:一、后宫层面,暂不主动接触嫔妃,转而通过太后(之前兰馨医馆帮太后调理过身体,太后对她颇有好感)传递民生消息,让太后知道年妃的行为影响新政;二、商业层面,瑞祥号联合江南织坊,推出 “耐冬布”,比普通布厚三成,价格不变,同时在布庄设 “免费缝补” 服务,吸引百姓;三、军需层面,周强联合西北军营,公开军粮检验过程,请百姓代表监督,粉碎年三的谣言;四、证据层面,陈默继续收集年羹尧的贪腐线索,尤其是军需采买中的漏洞,待证据确凿,一并上报皇上。

写完计划,窗外的雪已经停了,月光洒在纸上,“为民” 两个字格外清晰。江兰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反击 —— 年妃想让她孤立无援,她就用民生和团队做铠甲;年妃想阻碍新政,她就用更扎实的成果破局。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应对年妃打压计划》去了大觉寺。她把绣好的香囊交给寺里的住持,拜托他转交给西北的将士,住持双手合十:“江夫人心怀百姓,菩萨定会保佑。老衲这就派人把香囊送去,再为西北将士诵经祈福。”

离开大觉寺时,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耀眼的光。江兰抬头望向远方,心里充满了力量 —— 后宫的孤立困不住她,年妃的打压打不倒她,只要她还能为百姓做事,还能推动新政,就永远不是 “孤立无援”。这个冬天,或许会很艰难,但她有信心,等到春暖花开时,定能看到百姓的笑脸,看到新政在西北扎根,看到年妃的阴谋彻底破产。

回到府邸,春桃兴奋地跑过来:“姑娘,好消息!瑞祥号的布庄今天来了好多百姓,都来买‘耐冬布’,还说要帮咱们宣传,说年家的布又薄又贵,不如咱们的好!” 江兰笑着点头,她知道,反击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而这,只是开始 —— 她要让年妃知道,民心才是最坚固的靠山,谁要是跟百姓作对,谁就会被百姓抛弃。

傍晚,陈默送来消息:“江姑娘,年三在西北驿站又想捣乱,被周强哥绑了送顺天府了!顺天府尹知道年三是年家的人,不敢擅作主张,想请示皇上,您看怎么办?” 江兰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让顺天府尹公开审案,把年三散布谣言、阻碍军需的事说清楚,让百姓都知道年家的人在做什么。皇上要是问起,我来解释。”

陈默接过字条,郑重地点头:“姑娘放心,俺这就去办!” 看着陈默离开的背影,江兰坐在书房里,翻开《民生算术口诀》,里面夹着一张兰馨学院学生的字条,上面写着:“江先生,我们要去西北分院教农户种抗冻麦,让百姓都能吃饱饭。”

江兰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后宫的孤立,不过是年妃的徒劳挣扎;而她的身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渴望好日子的百姓,是一群愿意为新政付出的团队,这才是她最强大的力量。她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出这片孤立的困境,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为大清的百姓,为新政的未来,拼出一条更宽广的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