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金钗风波(2 / 2)

年妃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胤禛看着她,语气沉了下来:“年氏,你身为贵妃,怎能如此粗心?把后妃用的金钗随意借给命妇,还误传人家私藏,若今日没有小翠作证,岂不是冤枉了江兰?你这是在后宫兴风作浪,还是觉得朕的规制可以随意践踏?”

皇后也开口:“年妃,此事是你不对,江兰是朝廷的护国夫人,为新政、为民生做了多少实事,你怎能因一己之私,诬陷忠良?还不快给江兰道歉。”

年妃不敢违逆,只能屈辱地对着江兰福了福身:“江妹妹,是姐姐不对,错怪你了,你别往心里去。”

江兰侧身避开,没有受她的礼:“娘娘不必道歉,臣知道娘娘是一时粗心,并非有意诬陷。只是这金钗是后妃之物,臣不敢再留,今日就还给娘娘,还请娘娘日后妥善保管,免得再出误会。”

胤禛看着江兰从容不迫的模样,心里多了几分赞赏 —— 他原本还担心江兰不懂后宫争斗,会吃大亏,没想到她不仅提前留了证据,还能冷静应对,化解危机。他对年妃斥道:“此事就到此为止!年氏,你回翊坤宫闭门思过半个月,好好反省反省,以后不准再随意宴请命妇,更不准插手宫外之事!”

年妃不敢反驳,只能低着头领旨:“臣妾遵旨。”

离开坤宁宫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宫道上,泛着柔和的光。胤禛走在江兰身边,语气缓和了许多:“江兰,今日之事,委屈你了。以后若再有人刁难你,不管是后宫还是前朝,都直接告诉朕,朕为你做主。”

江兰躬身道:“谢皇上信任。臣并不觉得委屈,只是没想到后宫之事也如此复杂。臣以后会更谨慎,不辜负皇上的信任,也不耽误新政的推行。”

回到府邸,张妈和春桃都围上来,担心地问:“姑娘,没事吧?年妃娘娘没为难您吧?” 江兰笑着摇头:“没事了,皇上已经查清了,是年妃娘娘粗心。” 她把金钗交给春桃:“把这个送到翊坤宫,就说‘臣江兰遵旨归还金钗,望娘娘日后安好’。”

春桃走后,江兰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清楚 —— 这次 “金钗风波” 不是偶然,年妃是因为年羹尧的贪腐线索被查,想借此事打压她,让她不敢再查年家的事。只是年妃没想到,她早已不是那个刚穿越时的包衣之女,经历了十三年的风雨,她不仅能应对民生经济的难题,也能在宫廷斗争中保护自己,守住新政的成果。

晚饭时,江老实和江王氏也听说了此事,江王氏拉着江兰的手,心疼地说:“姑娘,以后宫里的宴,能不去就不去,那些娘娘心思多,咱们惹不起还躲得起。” 江兰握着母亲的手,笑着说:“娘,躲是躲不过的。咱们只要行得正、坐得端,留好证据,就不怕别人诬陷。再说,我不仅是咱们江家的女儿,还是朝廷的护国夫人,得守住新政,守住百姓,不能因为怕麻烦就退缩。”

丫蛋也凑过来说:“姐姐,我以后跟你一起去宫里,我帮你看着那些娘娘,谁要是想害你,我就告诉皇上!” 江兰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满是温暖 —— 有家人的支持,有团队的助力,还有自己的谨慎,就算以后再有类似的风波,她也有信心应对。

次日,春桃从翊坤宫回来,带回了年妃的回信,信里只有 “多谢归还,日后再无瓜葛” 八个字。江兰把信放在书房的 “往来信件” 匣子里,旁边还放着兰馨社西北监督站送来的 “年羹尧贪腐线索补充报告”。她拿起报告,认真地看了起来 —— 金钗风波只是小插曲,她的重心还是在新政上,年羹尧的贪腐线索必须查清楚,才能给西北的百姓和将士一个交代,才能让新政在西北顺利推行。

窗外的腊梅开了,送来阵阵清香。江兰知道,这次与年妃的交锋,她险胜了,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她在宫廷政治中 “新起点” 的开始。以后,她不仅要处理民生、经济、教育的问题,还要学会应对后宫与前朝的勾结,保护自己,保护团队,保护新政的成果。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路上走下去,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为大清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傍晚时分,周强从西北回来,听说了金钗风波,气得拍了桌子:“这年妃也太过分了!姑娘,以后您去宫里,俺派几个镖师跟着,谁敢欺负您,俺们帮您出头!” 江兰笑着劝道:“周强,不用,宫里有皇上和皇后做主,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不怕别人找麻烦。你还是赶紧把西北军需专线的台账整理好,年羹尧的贪腐线索,还需要镖局帮忙查证运输记录呢。”

周强点点头:“姑娘放心,俺这就去整理,一定查清楚年羹尧的猫腻,不让他耽误西北的军需,不让他害了姑娘!”

江兰看着周强坚定的背影,心里更踏实了 —— 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有周强、王瑞、林巧这样的团队,有家人的支持,有皇上的信任,就算前路再有风雨,她也能从容应对,在 “新起点” 上,走得更稳、更远。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