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盟友的互助(2 / 2)

江兰愣了一下,连忙回话:“回皇上,粥铺雇了二十三个穷苦人,都是没地种或没活计的,每月给两百文工钱,还管吃管住。”

胤禛点点头,又问:“那粥铺的盈利怎么样?够不够维持?”

“回皇上,粥铺每月收入不过三十两,除去工钱和米钱,基本没什么盈利,有时还得从瑞祥号贴补些。” 江兰实话实说。

这时,苏培盛在旁边笑着插话:“皇上,奴才前几天去南城办事,正好路过江姑娘的粥铺,见排队的百姓都夸这粥铺好,说要是没有这粥铺,他们冬天都没地方吃饭。奴才还听说,粥铺的伙计里,有五个是之前受灾的农民,还有三个是包衣家庭的寡妇,都是靠这粥铺活下来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现在新政正提倡‘促就业、惠民生’,江姑娘这粥铺,不正好是新政的‘活例子’吗?要是因为交税的事关了门,不仅可惜,还会让百姓觉得新政不接地气。”

胤禛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苏培盛说得有道理。江兰,你这粥铺是为民生办的好事,不能因为交税的事难住你。朕决定,给你这粥铺‘免税三年’,不仅不用补之前的税,这三年里也不用交一分税银,让你能安心把粥铺办下去,多帮些穷苦人。”

江兰又惊又喜,连忙跪下谢恩:“谢皇上恩典!臣定不负陛下信任,把粥铺办得更好,帮更多百姓!”

走出养心殿,江兰拉住苏培盛的手,感激地说:“苏总管,今天真是多谢你了。要是没有你在皇上面前说话,我这粥铺恐怕真的要关了。”

苏培盛笑着摆手:“江姑娘客气了。你之前教咱家玩斗地主,还帮十三爷缓解胸痛,咱家早就把你当朋友了。再说,你这粥铺确实是好事,帮你也是帮新政,帮皇上分忧。”

江兰看着苏培盛,心里忽然明白了 —— 盟友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互相成就。她帮胤祥推进清查亏空,胤祥帮她解决地痞;她陪苏培盛玩牌解闷,苏培盛帮她争取免税;而她通过粥铺帮百姓,又契合了胤禛的新政,获得了皇上的支持。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是她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关键。

回到瑞祥号,江兰把 “免税三年” 的消息告诉了家人和伙计。老周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说:“姑娘,这下咱们粥铺能一直开下去了!俺们再也不用怕交税了!”

江老实也笑着说:“兰丫头,你真是交对了朋友。十三爷和苏总管都是好人,以后咱们也得好好帮他们,不能光让人家帮咱们。”

江兰点点头。她知道,父亲说得对。晚上,她坐在灯下,给胤祥和苏培盛各写了一封信,感谢他们的帮助,还让春桃给他们各送了一份礼物 —— 给胤祥送了一盒新做的玉露凝脂膏,帮他缓解胸痛;给苏培盛送了一套兰馨的粗布睡衣,柔软舒服,适合他在宫里休息。

几天后,胤祥的回信到了,信里说:“你我是盟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下次清查亏空,还得靠你出主意呢。” 苏培盛也让小太监带话,说睡衣很舒服,以后宫里要是有采买的事,他会优先考虑兰馨。

江兰看着信,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份盟友情谊,会成为她推动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以后,她不仅要把兰馨的生意做好,还要继续帮胤祥推进新政,帮苏培盛解决宫里的小事,更要把粥铺办得更好,帮更多穷苦人 —— 因为她明白,只有互相成就,才能走得更远。

十二月下旬,兰馨惠民粥铺的生意更红火了。江兰又雇了十个穷苦人,还在粥铺旁边开了个 “针线房”,让那些没力气干重活的妇人做些缝补的活,也能赚些工钱。张若菡听说后,特意来粥铺看她,笑着说:“江兰,你这粥铺现在可是南城的‘民生招牌’了,我爹说,下次吏部考核地方官,还要把你这粥铺当‘惠民样板’呢。”

江兰笑着给她盛了一碗粥:“这都是多亏了十三爷和苏总管的帮忙,还有皇上的恩典。我只是做了些小事,不算什么。”

张若菡摇摇头:“你这可不是小事。你用自己的生意帮百姓,还能获得盟友的支持,这才是最难得的。以后要是有需要我帮忙的,比如想了解文官集团的想法,尽管跟我说。”

江兰心里一暖。她知道,她的盟友队伍又壮大了 —— 从胤祥、苏培盛,到张若菡、张廷玉,这些人都是她在这个时代的依靠,也是她推动变革的伙伴。

窗外的雪还在下,粥铺里的灯光却格外温暖。江兰看着里面忙碌的伙计和排队的百姓,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她会带着这些盟友的支持,继续推进新政,帮更多百姓,从包衣之女一步步走向军政核心,成为真正的 “时代变革者”。而这份 “互相成就” 的盟友情谊,会一直陪伴着她,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她的理想。

第二天一早,江兰就让春桃给胤祥和苏培盛各送了一筐刚做好的馒头和包子,都是粥铺的伙计们连夜做的。春桃笑着说:“姑娘,您这又是送膏子又是送馒头的,十三爷和苏总管肯定更待见您了。”

江兰笑着点头:“盟友之间,就该互相惦记。他们帮了我,我也得让他们知道,我记着他们的好。”

春桃走后,江兰站在瑞祥号的门口,看着远处的皇宫方向,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新的征程还在继续,而她,会带着这份盟友的情谊,带着对百姓的责任,继续前行,让这个时代,因为她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