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盟友的互助(1 / 2)

雍正十年十二月中旬,京城的雪下得绵密,兰馨惠民粥铺的烟囱却早早冒起了白烟。粥铺里,掌柜老周正指挥着伙计往大锅里倒小米,蒸汽裹着米香飘满整个铺面,十几个穿着粗布棉袄的穷苦人正排队等着喝粥 —— 这粥铺是江兰三个月前开的,专为没活计的百姓提供免费早餐,还雇了二十多个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包衣家庭妇女,管吃管住,每月给两百文工钱,在南城一带早有了 “良心粥铺” 的名声。

江兰刚从苏州分店对账回来,刚走到粥铺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摔碗的声响。推门进去,只见三个穿着短打、敞着衣襟的地痞正围着老周,为首的周老三手里攥着个破碗,碗里的粥洒了一地:“老东西,别给脸不要脸!这粥铺想在南城开下去,就得给爷交‘保护费’,每月五十两,少一文都不行!”

老周气得脸通红,却不敢还手 —— 周老三是南城一带有名的地痞,背后靠着八爷党的远房亲戚,之前几家小铺子因为没交保护费,被他砸得关了门。排队的百姓吓得缩在角落,有个穿破棉袄的妇人抱着孩子,小声劝:“周爷,这粥铺是给咱们穷人开的,哪有那么多钱啊……”

“少管闲事!” 周老三一脚踹翻旁边的板凳,“再废话,连你家孩子的粥都没得喝!”

江兰快步上前,挡在老周身前:“周爷,这粥铺每月盈利不过三十两,还得给伙计发工钱,哪拿得出五十两?您要是真要‘保护’,不如帮我们维持秩序,每月给您五两辛苦费,怎么样?”

周老三上下打量江兰,见她衣着得体,却没认出她是兰馨的东家,嗤笑一声:“你是谁?也配跟爷谈条件?今天要么交五十两,要么砸了这粥铺,你选一个!” 说着,他就伸手去掀旁边的粥锅。

“住手!” 江兰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 她在现代学过基础防身术,手上力道不小。周老三疼得龇牙咧嘴,挥拳就要打过来,却被赶过来的春桃和两个镖师拦住。镖师是赵强留下的,专门负责粥铺的安全,只是刚才去买米,才让地痞闯了进来。

周老三见对方人多,放了句狠话:“行!你们等着!三天后要是见不到五十两,这粥铺就别想开了!” 说完,带着两个手下骂骂咧咧地走了。

老周捂着胸口,后怕地说:“江姑娘,这周老三不好惹啊,咱们还是…… 还是报官吧?”

“报了也没用。” 旁边的妇人叹了口气,“之前王记馒头铺报了顺天府,结果顺天府的人来了,只说了句‘私了’,转头就把王掌柜骂了一顿,说他‘惹事生非’。”

江兰皱紧眉头。她知道,顺天府尹周大人虽不算八爷党,但也不愿得罪八爷党的人,这事要是硬报官,恐怕只会不了了之。粥铺里的伙计们也慌了,有个刚雇来的姑娘红着眼圈说:“江姑娘,要是粥铺关了,俺们可就没地方去了……”

江兰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坚定:“放心,粥铺不会关。我想想办法,三天内肯定解决。”

回到瑞祥号,江兰坐在客堂里,心里盘算着对策。春桃端来热茶,小声说:“姑娘,不如跟十三爷说说?之前清查亏空的事,十三爷那么信任您,他一句话,顺天府肯定不敢不管。”

江兰犹豫了一下。之前她总在 “麻烦” 胤祥 —— 从缓解胸痛到提新政建议,现在又要让他帮着解决地痞,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可转念一想,盟友之间本就该互相扶持,她之前帮胤祥推进清查亏空,现在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找他帮忙也合情合理。

当天下午,江兰让春桃给胤祥的府里送了封信,简单说了粥铺被地痞骚扰的事,没提 “八爷党背景”,只说 “影响百姓生计”。没想到刚过一个时辰,胤祥的侍从就来了,带来口信:“十三爷说,让江姑娘放心,这事他来处理,保准那地痞不敢再上门。”

第二天一早,顺天府尹周大人就带着十几个衙役来到了粥铺。周大人穿着官袍,脸色严肃,一进门就给江兰拱手:“江姑娘,实在对不住,是下官管束不力,让地痞扰了您的粥铺。下官已经把周老三抓起来了,按‘敲诈勒索’的罪名,打了三十大板,还罚了他两百两银子,以后再也没人敢来骚扰您的铺子了。”

江兰有些意外,没想到胤祥的动作这么快。周大人见她疑惑,又补充道:“昨天十三爷特意找下官,说您这粥铺解决了二十多个穷苦人的生计,是新政的‘民生样板’,要是出了问题,皇上都会过问。下官哪敢怠慢,连夜就把周老三抓了。”

正说着,周老三被两个衙役押着路过粥铺门口,脸上还带着伤,见了江兰,头都不敢抬。排队的百姓们见状,都欢呼起来,那个抱孩子的妇人笑着说:“江姑娘,这下好了!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地痞了!”

老周也松了口气,给江兰递上一碗热粥:“姑娘,您真是有本事!这粥您可得多喝两碗。”

江兰接过粥,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这不是她的本事,是胤祥的支持 —— 没有他的一句话,顺天府尹绝不会这么快、这么狠地处理周老三。这份情谊,她记在了心里。

可没想到,几天后又出了件事。税吏来瑞祥号收税,说兰馨的粥铺属于 “盈利性商铺”,按规定每月要交十两税银,之前三个月没交,现在得补上三十两。老周急得直跺脚:“这粥铺哪有盈利啊?每月的收入都给伙计发工钱了,哪有钱交税?”

税吏却不管这些,拿着税单说:“这是规矩,不管你盈不盈利,都得交!要是三天内交不上,就封了你的粥铺!”

江兰看着税单,心里犯了难。粥铺确实没盈利,要是交了这三十两,不仅这个月的工钱发不出来,连下个月的米都买不了。她正想去找胤祥商量,却接到苏培盛派人送来的消息,让她第二天进宫一趟,说皇上有话要问。

第二天一早,江兰跟着苏培盛走进养心殿。胤禛正坐在书案前看奏折,见她进来,放下笔说:“江兰,你那惠民粥铺,朕听说解决了不少穷苦人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