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盛名之累(1 / 2)

徐府寿宴之后,明兰的绣艺很快在京城贵妇圈中传扬开来。不过三五日功夫,便有数家府邸派人前来盛家,或明或暗地打听明兰的绣品。

这日,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亲自登门,与王氏寒暄过后,便笑吟吟地提起:“听说府上六姑娘绣得一手好针线?我们老太太下月做寿,最是敬佛,不知可否请六姑娘绣一幅观音像?酬劳自然不是问题。”

王氏心下为难,面上却得端着笑:“承蒙吴大娘子看重。只是小女年纪尚轻,技艺粗浅,怕是担不起这般重任。”

吴大娘子却道:“盛夫人过谦了。徐老太太寿宴上那幅观音像,多少人亲眼所见,都说简直是巧夺天工。我们也不求那般精细,只要六姑娘肯出手,便是我们的造化了。”

送走吴大娘子后,王氏便来找明兰商量。明兰正在房中读书,听闻此事,轻轻放下书卷:“母亲,非是明兰推辞,只是那幅观音像费了数月功夫,如今实在精力不济。再者,明兰刺绣本为静心养性,若以此为业,反倒失了本意。”

王氏叹道:“我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这几日已有好几家来打听,都推辞了,怕是会得罪人。”

明兰温声道:“母亲只需说明兰近来身子不适,精力不济,无法承接绣活。各位夫人都是明理之人,必能体谅。”

果然,此后几日,又有几家夫人派人来问,王氏都依言推辞了。大多数人听了解释也就作罢,但也有少数人家觉得盛家拿乔,暗中不满。

消息传到墨兰耳中,她又是嫉妒又是好笑:“真是好笑!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她倒好,全都推了!装什么清高!”

如兰却有些不解地问明兰:“六妹妹,为什么都不接呢?听说吴大娘子出价一百两呢!”

明兰微微一笑:“五姐姐觉得,盛家女儿是该以绣艺扬名,还是该以德行为人称道?”

如兰歪着头想了想:“自然是德行为人更重要。”

“这就是了。”明兰轻声道,“刺绣不过是雕虫小技,若因此招摇,反倒失了身份。”

这话很快传到老太太耳中。这日晚间,老太太特意唤明兰过去说话。

“听说这几日求绣者众,你都推辞了?”老太太温和地问。

明兰恭敬回答:“是。明兰觉得,盛家女儿不该以绣艺招摇。”

老太太点头赞许:“你做得很好。须知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过露锋芒,反招祸患。”

明兰认真听着:“请祖母教诲。”

老太太缓缓道:“这世上最难得的是懂得藏拙。你看那满园花朵,最招摇的总是最先被摘去;反倒是那些藏在叶间的,能安然开到花谢。”

她顿了顿,又道:“你的绣艺如此出色,若是太过张扬,难免招人嫉妒。更可能被有心人利用,甚至传入宫中,那便是祸非福了。”

明兰心中一凛:“明兰明白了。”

老太太慈爱地看着她:“我知道你是个明白孩子。今后更深藏绣艺,少显露于人前。便是日常用的绣品,也不必太过精细,免得引人注目。”

明兰郑重应下:“明兰谨记祖母教诲。”

自此,明兰越发低调。便是日常的绣活,也故意藏拙,不再显露真正的技艺。有时为祖母绣个抹额、香囊,也只选用素净的颜色,针法也力求平常。

这日,如兰来找明兰一起绣帕子,见明兰绣的梅花平平无奇,不禁奇怪:“六妹妹,你这梅花怎么绣得不如从前了?我记得你以前绣的梅花,仿佛能闻到香味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