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盛名之累(2 / 2)

明兰温声道:“近来眼神不太好,绣工退步了。五姐姐莫要笑话。”

如兰信以为真,还安慰道:“那你要好生休息。我那里有些明目的茶,明日给你送些来。”

明兰心中温暖:“多谢五姐姐。”

偶尔还有不死心的人家派人来求绣品,明兰都让王氏以“近来身子不适,无法精细作业”为由推辞。久而久之,求绣的人也就渐渐少了。

外间甚至开始有些传言,说盛六姑娘的绣艺其实不过如此,那幅观音像怕是请了外人帮忙,否则为何再不见第二件佳作问世。

墨兰听到这些传言,心中痛快,故意在明兰面前提起:“六妹妹可听说了?外头有人说你那观音像不是自己绣的呢。”

明兰丝毫不恼,反而微微一笑:“三姐姐觉得呢?”

墨兰语塞,她亲眼见过明兰刺绣,知道那确实是明兰的手艺。但见明兰如此不在意,反而觉得无趣,也就不再提起。

这日,齐国公府举办花会,邀请了盛家女眷。宴席上,又有夫人提起明兰的绣艺,言语间颇有些质疑之意。

明兰安然坐着,不急不缓地道:“明兰技艺粗浅,那日不过是侥幸绣得一幅还能入眼的作品,实在不敢当各位夫人如此挂怀。”

她态度谦和,语气诚恳,反倒让那些质疑的人不好意思起来。

齐国公夫人笑道:“盛六姑娘过谦了。便是只绣得出那一幅精品,也是难得的很。”

明兰低头:“夫人过奖了。”

回府的马车上,王氏感叹道:“今日若不是你应对得体,怕是又要惹出些闲话。”

明兰温声道:“母亲过虑了。清者自清,不必在意他人言论。”

王氏看着明兰沉静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平日不起眼的庶女,竟有着超乎年龄的智慧与气度。

当晚,明兰在日记中记下:“盛名之累,求绣者众;推辞不应,免生事端;祖母教诲,藏拙守愚。”

她放下笔,轻轻抚过绣架上未完成的《百花图》。这幅绣品她已经绣了数月,却故意放慢进度,偶尔还拆掉几处过于精美的部分,重新绣得平常些。

小桃不解地问:“姑娘为何要拆掉?明明绣得那么好!”

明兰微微一笑:“绣得太好,反而不美。恰到好处,才是最好。”

小桃似懂非懂,但见明兰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多问。

月光如水,照在明兰沉静的面容上。她想起祖母的教诲,心中越发清明。在这深宅大院中,过露锋芒必招祸患,唯有藏拙守愚,方能长久。

她轻轻收起绣架,吹熄烛火。窗外传来更声,已是三更时分。

明兰安然入睡,心中平静无波。名声如浮云,来得快,去得也快。唯有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才是真正的财富。

而这一切,她都早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