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江湾钓事 > 第22章 江湾盛夏的亲子渔趣与文化延续

第22章 江湾盛夏的亲子渔趣与文化延续(2 / 2)

陈守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从去年春天的几个人钓鱼,到如今的亲子活动,江湾的钓鱼文化不再是成年人的爱好,而是变成了能让孩子感受自然、亲子互动的纽带。而小满,就是这条纽带的编织者,用他的热情和创意,让更多人爱上了江湾,爱上了钓鱼。

中午十二点,亲子钓鱼环节结束,开始评选 “最佳亲子钓手”。经过统计,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和她的爷爷以总重量 1.2 千克获得一等奖,小男孩和他的爸爸以 1 千克获得二等奖,还有三组家庭获得三等奖。小满给获奖家庭颁发了奖品 —— 一等奖是一套儿童钓鱼套装,二等奖是《江湾钓鱼年鉴》签名版,三等奖是定制的钓鱼小挂件。

“接下来,咱们举行《江湾钓鱼年鉴》首版发布会!” 老张拿着话筒,站在舞台上,“这本年鉴记录了咱们江湾钓友一年多的钓技、渔获和故事,是咱们共同的回忆。现在,有请小满和陈守义老师,给大家分享年鉴背后的故事!”

小满和陈守义走上舞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小满拿着年鉴,激动地说:“这本年鉴能出版,离不开每一位钓友的支持 —— 张爷爷分享了部队的钓技,李爷爷教了我们草窝诱鱼,王奶奶提供了很多温暖的故事,还有小林哥拍的视频、王师傅做的饵料…… 谢谢大家,让江湾的故事能被记录下来,能传递给更多人!”

陈守义也接过话筒,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退休后,每天一个人来江湾钓鱼,那时候觉得日子很孤单。直到遇到小满,遇到大家,江湾才变得热闹起来。这本年鉴不仅记录了钓技,更记录了咱们的情谊,希望以后每年,咱们都能一起更新年鉴,一起把江湾的故事写下去!”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钓友都红了眼眶。王奶奶擦了擦眼泪,笑着说:“以后我要把年鉴传给我的小孙女,让她知道,江湾有这么多温暖的人,这么有趣的事。”

中午一点,大家在荷叶塘旁的凉亭里吃午饭。王奶奶带来的酸梅汤很受欢迎,李师傅做的 “草莓味饵料” 也成了孩子们的零食,大家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饭,一边聊着今天的趣事,偶尔有孩子拿着年鉴让钓友签名,场面格外温馨。

下午两点,“盛夏草鱼专项教学” 开始。小满和李师傅负责教学,陈守义和老张则负责准备教具。小满拿着讲义,站在舞台上:“盛夏草鱼多在荷叶下和芦苇丛旁活动,喜欢吃新鲜的水草和嫩玉米,今天咱们学‘草窝诱鱼法’—— 先把新鲜的水草捆成小束,扔进水里做草窝,然后把嫩玉米挂在钩上,放在草窝旁边,草鱼就会来咬钩……”

他一边讲,一边用鱼竿演示:先把捆好的水草扔进水里,然后捏起一颗嫩玉米,轻轻挂在钩上,慢慢抛到草窝旁,“大家看,浮漂露出两目,钩饵刚好在草窝旁边,草鱼吃草的时候,就会顺便咬钩。”

李师傅在旁边补充:“盛夏水温高,草鱼活性高但也容易受惊,抛竿的时候要轻,别太用力,不然会惊到鱼。”

家长们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问,小满和李师傅都耐心地一一解答。陈守义和老张则在旁边演示如何捆草窝、如何判断草鱼咬钩,还特意钓上一条草鱼,演示如何遛鱼,让家长们看得更直观。

下午四点,教学环节结束,家长们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以后要常带孩子来江湾钓鱼,感受自然的美好。不少家长还加入了江湾钓友群,约定以后一起参加活动。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西下,给荷叶塘的水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荷花在夕阳里泛着暖光,蜻蜓在水面上慢慢飞舞,远处的蝉鸣也渐渐变得轻柔,整个江湾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

钓友们和亲子家庭陆续离开,临走前,每个人都带着一本《江湾钓鱼年鉴》,脸上满是珍惜。有的家长说要把年鉴放在家里的书架上,作为孩子的 “自然启蒙书”;有的孩子说要把年鉴带到学校,跟同学们分享江湾的钓鱼故事。

小满和陈守义收拾好东西,往家走。小满走在中间,手里拿着今天的活动照片,还在跟陈守义讨论下个月的计划 —— 七月办 “青少年钓鱼夏令营”,八月组织 “江湾渔获展”;陈守义走在旁边,听着小满的计划,脸上满是笑容;老张和李师傅跟在后面,聊着今天的活动,还说要把亲子活动的照片洗出来,贴在小区的公告栏上,让更多人了解江湾的钓鱼文化。

回到小区,众人在门口道别,约定下个月再聚,开展 “青少年钓鱼夏令营”。小满和陈守义回到家,老伴早已做好了晚饭,桌子上摆着用今天钓的草鱼做的红烧草鱼,还有一盘清热解暑的荷叶粥,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今天亲子活动和年鉴发布会怎么样?” 老伴笑着问道,给小满盛了一碗荷叶粥。

“特别好!孩子们都钓上了鱼,家长们也喜欢年鉴,还有好多家庭加入了钓友群!” 小满兴奋地说,还把今天的活动照片拿给老伴看,“下个月咱们办青少年夏令营,我还要教孩子们做饵料、看鱼星,让他们爱上自然、爱上钓鱼!”

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又给小满夹了一块草鱼:“好!奶奶支持你,以后你办活动,奶奶给你做更多好吃的,让你有力气教大家钓鱼!”

晚饭过后,小满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今天的活动照片和视频,准备上传到江湾钓友群,让大家分享这份快乐。他还在笔记本上写下下个月夏令营的计划 —— 每天上午教钓技,下午组织自然观察活动,晚上办 “钓鱼故事分享会”,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陈守义坐在旁边,看着小满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夏天,总是一个人坐在江边钓鱼,那时候的夏天很安静,却也有些孤单。如今,因为小满,因为江湾的钓友们,夏天变得热闹起来,变得充满了希望。

夜深了,小满把整理好的照片和视频发到钓友群,然后走到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江湾。盛夏的江湾安静而美丽,远处的路灯在夜色里泛着暖光,荷叶塘里偶尔有青蛙叫,声音清脆悦耳,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

小满心里满是期待 —— 下个月,他要带孩子们探索江湾的自然奥秘,教他们认识鱼类、辨认水草、观察鸟类;秋天,他要组织 “亲子鲤鱼赛”,让更多家庭感受钓鱼的乐趣;冬天,他还要办 “儿童冰钓体验营”,让孩子们在寒冬里也能感受江湾的美好;明年,他要把《江湾钓鱼年鉴》第二卷做得更厚,记录更多亲子故事、更多自然观察笔记,让江湾的钓鱼文化不仅是技巧的传承,更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而江湾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温情的土地上,陈守义、小满、老张、李师傅,还有更多热爱钓鱼的人,会把这份对钓鱼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亲子的温情,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无论是盛夏的荷叶塘,还是秋天的芦苇荡,无论是冬天的冰面,还是春天的浅滩,江湾的流水会记得,江湾的荷花会记得,江湾的每一个人,都会记得 —— 那些在江湾度过的夏日,那些孩子们的笑声,那些亲子间的温暖,永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夏至的钟声早已敲响,但江湾的夏天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