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使团抵达宫门时,天刚放亮。沈知微已在紫宸殿东阁等候多时。她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落在窗外那一队身披毛领的异族使者身上。
他们走得笔直,步伐整齐。为首的正使捧着一只金漆木匣,副使紧随其后,神情恭敬。可当那副使抬头望向宫门的一瞬,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沈知微收回视线,低声对身旁女官道:“按昨日安排,先不让他们进正殿。引去偏厅奉茶,等我过去。”
女官应声退下。片刻后,使团被带入偏厅。沈知微起身整理衣袖,缓步走出东阁。
她在廊下站定,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符递给雪鸢旧部改投的内廷密探:“去礼部誊录房,把备用和谈书换上火漆印,立刻送到我手里。”
那人接过铜符,低头离去。
沈知微继续前行,脚步未停。她记得昨夜裴砚说过一句话——“北雁若真存在,必定藏在他们带来的文书里。”
而沈清瑶逃亡前最后露面的地方,正是北境雁门关外三十里的荒驿。
她走进偏厅,使团已落座。正使起身行礼,双手将金漆木匣呈上。
“大周皇后娘娘安好。我王诚意重启边贸,特命我等呈递和谈书,请贵国陛下御览。”
沈知微微微颔首,伸手接过木匣。她的动作很稳,脸上也没有多余表情。但在触碰到匣子的瞬间,她已在心中默念启动。
【系统启动:读取目标内心真实心声】
三秒倒计时开始。
她目光扫过副使的脸。那人低着头,看似平静,手指却在袖中微微蜷缩。
三秒结束。
【这书页浸过“断魂露”,只要翻阅三息,指尖便会发黑……沈小姐说得对,大周皇帝必死无疑……】
沈知微心头一沉,面上不动分毫。她轻轻合上木匣盖子,语气平和:“贵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此书事关两国大事,需由礼部誊录备案,方可呈于陛下。按例,原书暂存内阁熏香净尘,以防虫蠹。”
正使点头称是:“一切依贵国规矩。”
沈知微转向身边女官:“取副本匣来,将此书封存送至东阁密室,另备一份誊录本交予礼部。”
女官领命而去。不过半盏茶工夫,一只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木匣被送来。沈知微亲手接过,打开查验,确认印章无误后,交给另一名太监送往礼部。
真正的毒书,则被悄悄送往密室检验。
她重新看向两位使者:“陛下今日政务繁忙,暂不能亲见诸位。待文书核查完毕,三日后正式召见,商议和谈事宜。”
正使拱手:“谨遵安排。”
副使始终未抬头,只低声附和了一句。
沈知微转身离厅,脚步依旧平稳。穿过回廊时,她才低声问随行女官:“雪鸢旧部那边可有动静?”
“回娘娘,方才有人看见副使在茶歇时写了张字条,交给了门外随从。那人已出宫,正在跟踪。”
“查清楚内容再报。”她说完便不再多言。
回到东阁,备用和谈书已经送达。沈知微亲自拆开查看,纸面干净,墨迹清晰。她又让人取来银针试毒,毫无反应。
她将书放回案上,坐了下来。
这时,密探匆匆返回,手中拿着一张折叠的纸条。
“娘娘,这是副使写的,属下截下的。”
沈知微接过展开,上面只有八个字——“事成之后,雁归南林”。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许久。
雁归南林……不是地名,也不是暗语。而是人名。
前世沈清瑶曾提起过一个北狄贵族,叫雁郎。那时她以为只是情人间的昵称,如今看来,竟是代号。
她把纸条烧了。
半个时辰后,礼部送来誊录本。沈知微翻开第一页,在右下角发现了一个极小的印记——一只展翅的飞雁,边缘残缺,像是被人用刀刮去了一部分。
她合上书,闭了闭眼。
沈清瑶果然还活着。而且,她已经和北狄高层搭上了线。
这场和谈,根本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刺杀。
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送出的毒书,早已被调包。
沈知微唤来心腹太监:“传令下去,三日后召见北狄使团,地点设在太极殿西阶。届时让禁军统领亲自带队巡防,所有接触文书之人,必须戴丝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