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728章 太子巡边,夜袭计识破

第728章 太子巡边,夜袭计识破(1 / 2)

夜色沉得像浸透了水的布,沈知微的手指划过密账上那个“锁”字,指尖停在最后一笔的收尾处。烛火跳了一下,她忽然抬头,对守在门边的女官道:“取边防舆图来。”

女官快步取来卷轴,铺在案上。沈知微将密账并排摆开,一处处比对。六处“锁”标记的位置,恰好与近三年敌军偷袭粮道的路线重合。不是巧合,是暗记。

她盯着地图最北端的一点,那是太子三日前进入的边关要道。明日粮队将经此转运,而今日军报却说边境安宁。

“叫驿卒进来。”她说。

驿卒跪在堂下,披着风尘仆仆的斗篷。他低头递上军情简报,声音平稳:“太子殿下已安营于黑石岭,边民无异动,一切如常。”

沈知微没接文书,只看着他。片刻后,她闭眼,心镜开启。

三秒。

“……只要不说粮道有人探路,那笔银子今晚就能到账……”

她睁眼,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一行命令。凤印压底,九焰令加封,命太子即刻移营十里,另设虚粮帐,真粮队分夜潜运,并于三处要道埋伏弓弩手。令出即行,不必回奏。

“送出去。”她将密令交给亲卫。

亲卫刚走,外头又传来脚步声。另一名兵部值官进来,呈上一份使团记录。敌国遣使求和,称愿献良马五十匹,换边境互市。通译名单里,一个名字被圈了出来——陈七。

沈知微记得这个名字。他曾是裴昭旧部,三年前失踪,现竟以通译身份出现在敌国使团中。

她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桌面。求和是假,探路是真。他们想摸清粮道运程,再趁夜突袭。

十二个时辰过去,边关无回音。

风雪从北面压下来,传信中断。沈知微坐在军机房内,面前摊着三份往来文书。她一条条翻看,直到发现使团入境那日,通译曾单独离队半个时辰,去向未报。

她再次闭眼,启动心镜,读取当值兵部郎的内心。

三秒。

“今夜三更,敌骑欲焚粮道。”

她猛地站起,冲到案前重拟急诏。这一次用火漆封口,加盖双印,命亲卫亲自送往驿站,务必在天亮前送达太子手中。

“见令即行伏击,勿待回奏。”她把诏书递出时,手没有抖。

屋外风雪更急。沈知微没回寝殿,留在军机房等消息。炭盆烧了一半,她喝了一口冷茶,继续翻看边关布防图。太子所驻的黑石岭地势险要,但东侧山谷狭窄,适合伏兵。若敌军真来,必走那里。

她拿起炭笔,在图上标出两处埋伏点,又写下“弓弩分列,火矢禁用”八字。火攻易误伤己方,必须压制。

天快亮时,第一封回信到了。

信是太子亲笔,字迹稳重:“昨夜三更,敌骑三百突袭假营,火矢齐发。儿依母令,两翼伏兵齐出,强弩封锁谷口,敌溃逃。折其二百余骑,余众北遁。真粮队因雪崩受阻,延误两个时辰,然粮草无损。”

沈知微看完,把信纸放下。她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外面还在下雪。她站了一会,回头对女官说:“传讯太子,此后凡遇使团议和,必查通译背景。另,设‘边粮双线转运制’,一明一暗,永不空道。”

女官领命而去。

她坐回案前,手边仍是那本密账。她翻开新的一页,在“锁”字旁边写下一个“查”字。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纸条,上面是昨夜亲卫抄录的使团随行人员名单。

她盯着“陈七”二字看了很久。

门外传来轻微响动,女官端来一碗热粥。“娘娘,您一夜未歇,喝点东西吧。”

沈知微摇头。“放着就行。”

女官退出后,她打开抽屉,取出一块铜牌。牌上刻着一只展翅的鹰,背面有编号“七十三”。这是她亲手组建的谍网凭证。她摩挲片刻,提笔写下一令:令七十三号即刻潜入敌境,追查“锁”记源头,重点盯死陈七行踪。

令毕,她将铜牌放入信匣,封好。

窗外雪势渐小,天光微亮。她终于闭上眼,靠在椅背上小憩。手仍握着密账,指节有些发白。

不知过了多久,门又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