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熟人(1 / 2)

明洛只吐舌一笑,插科打诨地糊弄了过去。

她很快在午前看好了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是一座‘灯楼’及背后一架‘百枝灯树’边上的空位。

灯楼高有一百五十尺,宽达二十间架,通体由不菲的丝织绫罗做成,缀以珠玉,边角处悬挂着或金或银的穗状之物,碰撞间金玉铮铮作响。其中的灯笼款式各异,五颜六色,绘着栩栩如生的龙凤虎豹,有翱翔九空的,有腾跃飞驰的。

等到晚间,灯楼灯树将其下照得亮如白昼,民间的乐舞百戏便粉墨登场,成千上百的平民会载歌载舞地加入到这场不讲尊卑,不成方圆的盛大舞会中来,明洛在昨晚已然领教过一番市面。

一向循规蹈矩、低眉顺眼的平民白丁们这日仿佛都喝了兴奋剂般,不光会换上最鲜亮的衣裳开启狂欢,且脸上一扫昔日的老实木讷,唯唯诺诺,全然变了个人般。

听碗娘道,还有些人家,为了这三日倾家荡产的都有,打一副价值几万贯的首饰,做一条天仙下凡般的描金霞帔……

明洛一点没为其他小娘子的花枝招展而打动,她追求是每一天的平均富贵,而不是烟火般的短暂绚丽。

“咱们就开始摆了?”温圆有点不可置信。

这才几点。

“嗯。”明洛毫不介意。

温圆看了圈四周的相对冷清,以及路人的指点,咬着唇没吭声。

初唐之际,摆摊行商的普及度和热闹度远不能与后世相较,反而是各种杂技百戏的艺人占了街巷中的上风。

走绳索、吞钢剑、口吐莲花、摔跤相扑、舞马斗鸡等等,只有她没见过的,没有想不到的。

卖啤酒卖零嘴也是不错的选择。

明洛又在小脑袋瓜中记下了这么一笔。

今儿的地段比昨日好了很多,是在西市外的东北角,一个十字路口的边上,往北走是皇城的西墙,往东走是皇城的几座正门,这不,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已有三拨人来她摊位前流连过了。

她的这笔字也被问了不下三次。

有两拨人为了印证她所言不假,利索地掏了钱包看她落笔,而有一拨文人墨客看的时间最长,也最是一毛不拔,只翻来覆去地看,就是连价都懒得询。

他们不关照生意,明洛也就当自己哑巴,一问三不知,作鹌鹑状即可。

哪位大家写的?

呵呵,自己猜去吧。

她并不好名。

不贪图名声的明洛遇到了第一个熟人,尚且默默无闻的李靖。

其实……也不能用这个词,到底是不到弱冠之年就被隋朝开国将领第一人的韩擒虎定为接班人的军事天才,而为他背书站台的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亲舅舅,还有宰相杨素。

绝对是未来可期的军事新星。

可她记得,史书里形容完李靖年少时的出挑后等他再出场时,不仅快要到知天命的年纪,而且那时他的职位不过一郡丞而已。

这是个啥岗位呢。

等同于现代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算位高权重吗?结合他早年的经历和家世看,无疑是莫大的讽刺,无情的嘲讽。

“李将军好。”明洛无比恭谨地起身问好。

“新年万福。”李靖难得一派休闲装扮,一身看不出富贵的灰青色长袍,披一件银白藏青缎面的大氅。

明洛依礼谢过,主动问起他的情况。

也好及时把握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