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之学的星火在士林间悄然蔓延,虽未成燎原之势,却也已让某些人坐立难安。然而,未等反对者们酝酿出新一轮的攻势,一纸来自九重宫阙的诏书,再次打破了朝堂的微妙平衡。
皇帝李世民下旨,将于曲江池畔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文武雅集”,不仅邀宗室重臣、文武百官,更敕令长安及周边州县,荐举精通算学、工巧、医卜、营造之“奇才异士”与会,无论士庶,唯才是举。旨意中特别提及,届时将设“格物”一科,由吴王李恪主持,考校诸般技艺,优胜者可由吴王荐入将作监、武研院或太医署任职。
此诏一出,天下哗然!
这已非简单的饮宴游乐,而是一次公然为“格物”张目,打破士庶界限的举措!尤其由吴王主持“格物”科,其信号意义不言自明。
“陛下这是……要效仿武帝招贤纳士吗?可那多是方士之流!”
“让吴王主持?陛下对吴王的信重,竟已至此?”
“无论士庶,唯才是举?这……这置科举与士林颜面于何地!”
东宫内,李承乾气得砸碎了心爱的玉镇纸,面目狰狞:“父皇!你便如此偏爱于他!先有开府仪同三司,如今更将这等扬名立万、培植私力的机会拱手相送!孤这太子,在你眼中算什么!”
长孙无忌府中,几位心腹幕僚亦是忧心忡忡。
“司徒,陛下此举,太过反常。莫非……真有易储之心?”
长孙无忌面沉如水,缓缓摇头:“陛下心思深沉,此举未必是全然偏向吴王。或许……是一石二鸟之策。”
“司徒何意?”
“其一,陛下确实看重吴王之力,欲借其手,打破门阀对技艺的垄断,广纳实用之才,以强国力。其二,”他眼中精光一闪,“这也是将吴王彻底推至风口浪尖。如此破格之举,必将引来所有守旧势力的全力反扑。吴王若能扛住,自然声望更隆;若扛不住……便是万劫不复。陛下这是在养蛊,也是在权衡。”
众人恍然,细思极恐。圣心似海,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