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回到未来倒计时》
一阵仿佛能将灵魂都撕扯开来的眩晕感过后,罗子建第一个从冰冷的青石板地上挣扎着坐起身。他用力甩了甩头,试图驱散时空穿越带来的强烈耳鸣和恶心感。鼻腔里,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城特有的气息汹涌而至——那是秦淮河水的微腥,清晨炊烟的煤火气,以及无处不在、属于这个古老时代的尘土味。
他们此刻正蜷缩在一条偏僻小巷的角落里,身后是那场惊心动魄的夺回之战的尾声。从东厂番子吴老二及其爪牙手中重新夺回碧云剑的兴奋感还未完全消退,但身体的疲惫和穿越的后遗症让四人都有些萎靡。
欧阳菲菲揉着磕到的胳膊肘,小声吸着气;张一斌靠着墙壁,脸色有些发白,正努力调整呼吸;陈文昌则第一时间警惕地观察着巷子两头,确认没有惊动更夫或巡夜的兵丁。
“总算……总算把剑抢回来了。”欧阳菲菲长舒一口气,目光落在罗子建紧紧握在手中的那柄古朴长剑上。剑鞘呈现暗青色,上面铭刻着云纹,触手冰凉,正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追寻的碧云剑。
罗子建也低头看向手中的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为了这柄剑,他们从现代追到古代,与神秘的东厂势力周旋,几次险象环生。他下意识地摩挲着剑鞘,感受着那粗糙而古老的质感。
“接下来怎么办?找个地方藏起来,等时空通道自动开启?”张一斌喘匀了气,问道。按照他们之前的经验,或者说那本残缺不全的《庐山藏宝图》提示的模糊信息,在完成特定任务后,时空通道会在他们附近出现,将他们带回属于自己的时代。
陈文昌皱了皱眉:“我们闹出的动静不小,东厂绝不会善罢甘休。南京城虽大,恐怕很快就要开始大肆搜捕了。”
罗子建点了点头,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忽然,他掌心中的碧云剑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紧接着,那震动变得明显起来,并非来自外界的撞击,而是源自剑身内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等等……这剑……”罗子建的话音未落。
“嗡——!”
一声清越悠长的剑鸣陡然从剑鞘中迸发!
那声音并不刺耳,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直抵人心。与此同时,碧云剑那暗青色的剑鞘表面,毫无征兆地亮起了一层柔和的、水波般的莹莹蓝光。光芒流转,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
四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惊呆了,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怎么回事?”欧阳菲菲惊呼,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剑……剑自己在发光?”张一斌也瞪大了眼睛。
陈文昌则迅速凑近,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发光的剑鞘:“看!那些铭文!”
在流转的蓝色光晕中,原本就刻在剑鞘上的那些古朴云纹,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线条变得清晰而灵动。更令人惊异的是,在这些云纹的间隙,一些更加细小、之前从未显现的金色文字,正一个接一个地亮起,如同夜空中依次点亮的星辰。
这些金色文字并非他们熟悉的汉字,结构奇古,蜿蜒曲折,带着一种洪荒般的神秘气息。
“这……这是什么文字?甲骨文?还是某种道家的符箓?”欧阳菲菲也凑了过来,秀眉紧蹙。她作为团队里的“考据派”,对古代文字也算略有涉猎,但这些金色小字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罗子建努力辨认着,却一无所获。他尝试着用手指去触摸那些发光的文字,指尖传来的并非冰冷的金属触感,而是一种温润的、仿佛带有生命律动的暖意。
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其中一个最为复杂的金色文字的瞬间——
“轰!”
一股庞大的、杂乱无章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入了他的脑海!
那不是声音,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理解”。剧烈的冲击让他闷哼一声,眼前阵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
“子建!”张一斌和欧阳菲菲连忙一左一右扶住他。
陈文昌也紧张地看着他:“看到什么了?”
罗子建紧闭着双眼,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消化着那庞杂的信息。几秒钟后,他才缓缓睁开眼,脸色变得极其难看,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恐慌。
“不是看到……是‘知道’了。”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轻微的颤抖,“这把剑……它在‘告诉’我们规则。”
“规则?什么规则?”欧阳菲菲急切地问。
罗子建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下来,一字一顿地说道:“碧云剑,必须在大报恩寺琉璃塔完全建成,并举行首次皇家祈福典礼之前,归还至塔下地宫的核心阵眼之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同伴们瞬间凝重的脸,说出了那个最关键、也最残酷的限制:
“而且,必须在琉璃塔建成之前归还。一旦琉璃塔彻底完工,祈福典礼完成,地宫将永久封闭,阵眼失效。届时……如果我们未能归还碧云剑……”
“会怎么样?”张一斌的声音也绷紧了。
罗子建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吐出了那个让所有人如坠冰窟的字眼:
“永滞此世。”
“……”
小巷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碧云剑身上那流转的蓝光和金色文字,还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不容更改的“规则”。永滞此世……这四个字像四把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他们来自现代,有家人,有朋友,有属于他们的生活和未来。永远留在这个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现代文明便利,甚至随时可能因为身份暴露而被东厂抓去处死的明朝成化年间?那比直接杀了他们还要可怕!
“不……不可能!一定有别的办法!”欧阳菲菲失声道,脸色煞白。
陈文昌相对冷静,但紧握的拳头也暴露了他内心的震动:“大报恩寺……琉璃塔……建成?我们现在是在成化年间,大报恩寺我记得是……”他飞速检索着自己深厚的历史知识,“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下令建造的,但实际上主要工程是在宣德、正统年间,直到……直到……”
他的脸色也微微变了:“直到成化年间,琉璃塔可能还未彻底竣工,或者说,一些后期的装饰、地宫的最终封闭仪式可能还在进行中!”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时间?”张一斌抓住了重点,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罗子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的表情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沉重:“有时间,但……不多了。”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碧云剑。剑身上的蓝色光晕开始缓缓收敛,那些金色的神秘文字也逐渐黯淡下去,最终彻底隐没,恢复成了那柄看似普通的古朴长剑。但在罗子建的脑海中,由那股信息流带来的最后一个清晰的概念,却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刻了下来。
“剑鸣示警,光华计时。”罗子建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从此刻起,碧云剑只会再鸣响八十次。每一次鸣响,代表一天过去。”
他抬起头,望向小巷外那片刚刚泛起鱼肚白的天空,明朝南京城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
“八十次剑鸣之后,若碧云剑未能归位……时空之路,永绝。”
“八十天?!”欧阳菲菲几乎要跳起来,“只有八十天?!开什么玩笑!”
张一斌也倒吸一口凉气:“八十天,找到那个听都没听说过的琉璃塔地宫,还要在东厂的眼皮子底下把剑还回去?这怎么可能!”
陈文昌没有说话,但他紧锁的眉头已经说明了一切。任务本身听起来就虚无缥缈,再加上一个紧迫到令人窒息的时间限制,以及虎视眈眈的东厂势力……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希望刚刚燃起,就被更深的绝望所覆盖。
罗子建能清晰地感受到同伴们传递来的恐慌和无力感。作为团队实际上的主心骨,他知道自己此刻绝不能先乱。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着现状。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现在具体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罗子建开口道,声音恢复了镇定,“我们需要知道,距离琉璃塔最终完工,到底还有多少准确的时日。碧云剑给的是八十天倒计时,但我们不确定这个倒计时是从琉璃塔建成之日往前推的,还是从此刻开始计算的。这很重要。”
陈文昌点了点头:“没错。历史记载可能存在模糊,我们必须获取最精确的本地信息。”
“其次,”罗子建继续道,“大报恩寺在南京是皇家寺院,工程浩大,肯定不是秘密。我们需要立刻打听清楚报恩寺琉璃塔现在的修建进度,以及地宫的相关信息。”
“地宫……”欧阳菲菲喃喃道,“这种皇家寺院的地宫,通常都是机密中的机密,恐怕只有极少数核心工匠和监工官员才知道具体位置和进入方法吧?”
“所以第三,”罗子建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们需要想办法,混进大报恩寺的修建工地。”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是一怔。
混入皇家工程的工地?这谈何容易!且不说他们四个来历不明、口音可能都带着现代味儿的外来人,如何通过严密的盘查。光是想到东厂可能已经在工地附近布下眼线,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就让人不寒而栗。
“风险太大了……”张一斌犹豫道,“吴老二他们丢了剑,肯定能猜到我们会打寺塔的主意。那里现在恐怕就是龙潭虎穴。”
“但我们有选择吗?”罗子建反问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留在南京城外,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等着八十天时间一天天耗尽?还是冒险一试,在敌人的地盘上,寻找那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