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庐山藏宝图 > 第80章 星图与追兵

第80章 星图与追兵(1 / 2)

夜色如墨,将北京城郊的荒野与山林吞噬。寒风呼啸,吹动着枯草,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无数细碎的脚步在暗中逼近。

四人躲在一处隐蔽的岩穴之下,仅有中间一小堆篝火提供着微弱的光和热。火焰跳跃不定,映照着四张疲惫而紧张的脸。白日里惊心动魄的宫墙逃亡,耗尽了他们大半的力气,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的联合搜捕,像一张不断收紧的大网,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

罗子建负责警戒,耳朵捕捉着风声之外的任何异动。张一斌擦拭着额角的汗水,检查着身上那些在与锦衣卫刀阵碰撞中留下的细微伤痕。欧阳菲菲则小心翼翼地用随身携带的干净布条,蘸着清水,清理着碧云剑剑身上的污迹。

陈文昌的目光,却死死地锁定在欧阳菲菲手中的那柄古剑上。当覆盖剑格的最后一点血污被拭去,在跳跃的火光下,他赫然发现,那原本古朴的剑格内侧,似乎浮现出了一些极细微、之前从未察觉的纹路。

“等等,菲菲,把剑给我看看。”陈文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欧阳菲菲依言递过。陈文昌将剑凑近火光,用手指细细摩挲着剑格内侧。那不是装饰,也不是磨损的痕迹,而是一系列极其精密、宛若星辰般点缀的凹点,以及连接这些凹点的、比发丝还细的刻线。这些纹路因为常年被剑柄缠绕的丝线覆盖,加之污垢填充,一直未被发现。此刻经过仔细清理,才在特定角度下隐约显现。

“这是……”陈文昌的呼吸骤然急促,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这不是普通的纹饰!这像是一幅……星图?”

他的低呼引来了其他三人的注意。罗子建和张一斌也围拢过来。

“星图?什么星图?”张一斌疑惑地问。

“一幅非常古老,而且极其罕见的星图。”陈文昌的语速快了起来,带着学者发现重大秘密时的兴奋,“看这些主要星辰的排列,尤其是这几颗构成的‘杓’形,以及北极星的定位……这并非我们现代常见的星图,更不同于明代此刻通行的《浑天图》。它更像……更像是某种基于更古老观测记录,混杂了神话想象的星宿排列。”

他抬起头,眼中光芒闪烁:“碧云剑的传说本就与‘天外之铁’有关,如果这星图标识的,是当初陨铁坠落之地,或者……是它与我们这个时空产生连接的某种‘坐标’呢?”

“坐标?”罗子建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我们回去的线索?”

“极有可能!”陈文昌重重点头,“我们之前一直假设碧云剑是钥匙,但或许我们理解错了。剑本身或许不是钥匙,而这把剑上隐藏的信息——比如这幅星图,才是引导我们找到‘锁孔’,也就是找到回归之路的关键!”

希望,如同黑暗中骤然点亮的一支火把,瞬间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与疲惫。回归现代,这个几乎要被残酷现实磨平的梦想,再次变得清晰而炙热。

然而,这希望的火焰刚刚燃起,就被岩穴外一声尖锐的唿哨声骤然掐断。

“嘘!”罗子建脸色剧变,猛地挥手压灭了篝火,“追兵来了!”

黑暗瞬间笼罩了一切,只有远处零星的火把光芒在树林间晃动,伴随着杂沓的脚步声和凶狠的犬吠。

“他娘的,东厂的狗鼻子真灵!”张一斌低骂一声,握紧了手中的短棍,那是他从宫中一处脚手架上拆下的硬木。

“他们人很多,呈扇形包抄过来了。”罗子建凭借出色的听力和野外经验,迅速判断出形势,“我们不能硬拼,必须立刻转移!”

四人迅速收拾好仅剩的物品,陈文昌将碧云剑紧紧绑在身后。就在他们准备从岩穴另一侧较为陡峭的坡地滑下去时,几支利箭“嗖嗖”地钉在了他们刚才藏身的岩石上,箭尾兀自颤抖。

“逆贼休走!留下宝剑!”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在后方响起,正是东厂那个姓吴的档头,吴老二。他身边簇拥着数十名番子,还有几名身形矫健、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显然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的联合行动。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侧面是陡坡,形势危急万分。

“我跟斌子断后!文昌,菲菲,你们先走!”罗子建当机立断,与张一斌对视一眼,两人默契地挡在了坡地入口处。

“不行!太危险了!”欧阳菲菲急道。

“别废话!快走!”张一斌头也不回地低吼,“找到回去的路,比我们都死在这里重要!”

追兵已经逼近,火把的光芒几乎要照到他们脸上。番子们拔出腰刀,锦衣卫的手也按上了刀柄,杀气弥漫。

就在这时,陈文昌目光扫过陡坡下方,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坡底似乎有一条不易察觉的小道,蜿蜒通向更深的黑暗中。他心一横:“子建,一斌,跟我们一起下坡!我有办法!”

他不由分说,拉住欧阳菲菲,率先向陡坡滑去。罗子建和张一斌见状,也不再犹豫,一边抵挡着射来的零星箭矢,一边紧随其后。

坡地碎石遍布,下滑极为艰难。追兵见状,也纷纷涌下陡坡,紧追不舍。

下到坡底,果然有一条被荒草半掩的废弃小路。四人沿着小路发足狂奔,身后的脚步声和呼喝声越来越近。

突然,小路前方出现了一个岔口,一条较为平坦宽阔,另一条则狭窄陡峭,通向一片黑黢黢的乱石岗。

“走哪边?”欧阳菲菲气喘吁吁地问。

陈文昌快速看了一眼碧云剑,剑格上的星图在奔跑中无法看清,但他脑中灵光一闪,回忆起星图中某个特殊星辰的指向,结合他对附近地形的模糊记忆(来自之前研究北京城舆图时扫过一眼的城郊部分),他指向那条狭窄陡峭的小路:“这边!”

“你确定?这边更难走!”张一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