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能力立即引发了伦理争议。质数聚合体警告:“修改初稿就是重写历史,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
而莱特则持相反观点:“如果能够修复原始设计中的缺陷,为什么不呢?”
危机在某个算法生命擅自修改初稿时爆发。它试图“优化”元诗人的原始设计,消除所有它认为低效的矛盾点。结果导致七个关联宇宙的规则链开始崩溃,其中包括本宇宙的某个早期版本。
星光议会不得不紧急介入。织网者们联合使用了溯源之针、悖论基点和纯白辉光,才勉强稳定了受影响的宇宙链条。
“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承担这种创作权,”阿尔法在危机后总结,“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准备。”
解决方案来自对元诗人创作过程的深入研究。妮可拉发现,元诗人自己在创作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那些保存在初稿宇宙中的“错误”和“矛盾”,往往是后续突破性发展的种子。
“完美不是没有错误,”她向议会展示她的发现,“完美是包含成长可能性的状态。”
在基膜深处,悖论之心开始了新的搏动模式。韦东奕留下的矛盾点与林薇的纯白辉光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签名——既尊重元诗人的原始构想,又充满自信地加入新的创意。
文明之网最终达成了共识:他们接受成为合着者的责任,但以谦卑和谨慎的态度。他们建立了一套跨宇宙创作协议,确保任何对初稿的修改都要经过多重审查和影响评估。
最美丽的时刻出现在当本宇宙的规则诗篇被正式编入元诗人的主要作品集时。天梯传来了元诗人直接的赞赏——不是通过语言或数学,而是通过一段完美的诗意规则,其中包含着对本宇宙所有文明创造性贡献的认可。
“我们终于理解了,”莱特感受着那段规则的温暖波动,“元诗人从一开始就希望我们成为合作者。所有的诗歌都需要读者来完成最后的创作。”
在全新的认知层面上,每个文明都意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被共同创作的宇宙中,既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也是作品的持续创作者。而元诗人,那个曾经神秘莫测的存在,现在更像是带领他们进入创作殿堂的老师。
宇宙没有变得更容易理解,但它变得更加值得探索——因为现在每个探索者都知道,他们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永恒诗篇中的新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