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25章 实操显威:纤维物证破鸡盗案

第325章 实操显威:纤维物证破鸡盗案(1 / 1)

1990年冬末的南州,寒风卷着碎雪敲打着派出所的玻璃窗。林砚刚指导完一组警员完成指纹显现实操,院子里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城郊村村民老周裹着满是血沫的棉袄,脸色焦急地闯了进来。

“警官!警官!不好了!我家鸡窝被偷了!”老周喘着粗气,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那可是我家准备过年杀的五只老母鸡,还有一筐刚孵出来的小鸡仔,全没了!”

正在一旁整理工具的老王眼前一亮,凑上前道:“老周,你别急!正好我们刚学了新技术,说不定能帮你找到偷鸡的人!”林砚也站起身,接过话头:“你先冷静下来,跟我们说说具体情况,鸡窝在哪?什么时候发现被盗的?”

老周定了定神,慢慢说道:“鸡窝在我家后院,早上我去喂鸡,发现鸡窝的木栅栏被撬坏了,里面的鸡全不见了。我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没看到脚印,估计是昨晚雪下大了,都给盖住了。”

“走,去现场看看。”林砚拿起改良后的物证提取工具箱,对苏晓和老王挥了挥手。一行人跟着老周往城郊村赶,路上老周不停叹气:“这几年村里总丢家禽,之前几家丢了鸡鸭,都因为没线索不了了之,没想到这次轮到我家了。”

半小时后,众人抵达老周家。后院的鸡窝用木头搭建而成,栅栏门被撬得变形,地上散落着几根鸡毛,雪地上的痕迹早已被风雪掩盖,只能看到零星的爪印。老王蹲在鸡窝旁,皱着眉道:“这雪下得太不是时候了,连个脚印都留不下,怎么查啊?”

林砚却没急着下结论,他围着鸡窝仔细勘查,目光落在栅栏门的撬痕和地上的鸡毛上。“苏晓,你帮我提取一下栅栏门上的残留物,还有这些鸡毛周边的纤维碎屑。”他一边说,一边从工具箱里拿出镊子和载玻片,“老王,你跟老周问问,最近村里有没有陌生人来,或者谁家有异常情况。”

苏晓点点头,戴上手套,用镊子小心地刮取栅栏门上的木屑和金属碎屑,又将地上的鸡毛和周边的雪粒一起收集起来,放在不同的物证袋里。“虽然雪盖住了脚印,但凶手撬栅栏时,手上的衣物纤维可能会留在木头上,而且鸡挣扎时,也可能粘到凶手的衣物纤维。”苏晓解释道。

另一边,老王和老周的询问有了进展。老周说,最近村里来了个外地男人,自称是收废品的,每天在村里转悠,前两天还在老周家附近停留过,眼神总往鸡窝方向瞟。“那男人大概三十多岁,穿一件灰色的旧棉袄,袖口磨破了,说话带着外地口音。”老周回忆道。

林砚听完,心里有了初步方向。他接过苏晓提取的物证,对众人说:“先回派出所实验室,看看能不能从这些物证里找到线索。”回到派出所,苏晓立刻投入检测工作。她将栅栏门上的残留物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一些黑色的纤维碎屑,又对比了地上的鸡毛,发现其中几根鸡毛上粘有与栅栏门上相同的纤维。

“林队,这些黑色纤维是棉麻材质,质地粗糙,应该是旧棉袄上脱落的。”苏晓拿着检测报告,对林砚说,“而且我在纤维上检测到了一点铁锈成分,可能是凶手撬栅栏时,衣服蹭到了栅栏上的铁锈。”

林砚眼前一亮:“老周说那个外地收废品的穿灰色旧棉袄,袖口磨破了,我们可以沿着这个线索排查。老王,你跟村里的村干部联系一下,让他们帮忙留意那个收废品的男人,我和苏晓去周边的废品收购站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他的踪迹。”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林砚和苏晓沿着城郊村周边的道路排查,接连走访了三家废品收购站,都没见到那个穿灰色旧棉袄的外地男人。直到走到第四家位于国道旁的废品收购站时,老板看到他们手里的纤维样本,突然说道:“你们说的这个男人,昨天下午还来我这卖过废品,他身上确实穿一件灰色旧棉袄,袖口破了,而且他来的时候,身上沾了不少鸡毛,我当时还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路过养鸡场蹭到的。”

“他现在在哪?”林砚连忙追问。老板指了指收购站后面的简易棚:“他说没地方住,我就让他暂时住在后面的棚子里,现在应该还在里面。”林砚和苏晓对视一眼,立刻通知老王带人赶来,随后悄悄靠近简易棚。

简易棚里传来轻微的鼾声,林砚轻轻推开门,只见一个男人躺在地上睡觉,身上盖着一件灰色旧棉袄,袖口果然磨破了,棉袄上还沾着几根鸡毛和黑色的纤维。林砚示意苏晓留在门口,自己慢慢走上前,轻轻叫醒男人。

男人醒来看到警察,眼神瞬间慌乱起来,想要起身逃跑,却被及时赶到的老王和警员按住。“你们干什么?我没犯法!”男人挣扎着喊道。林砚拿出物证袋,放在男人面前:“你认识这些纤维吗?城郊村老周家的鸡窝被撬,丢失了五只老母鸡和一筐小鸡仔,我们在现场提取到的纤维,和你棉袄上的纤维完全吻合,而且废品收购站老板说,你昨天身上沾着鸡毛,你怎么解释?”

男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挣扎的力度渐渐小了下来。沉默了几分钟后,他终于低下头,承认了自己偷鸡的事实。“我最近没赚到钱,快过年了,想偷点鸡鸭卖掉换点钱回家。”男人小声说道,“我在村里转了几天,发现老周家的鸡窝好下手,就趁昨晚下雪,撬了栅栏偷了鸡,然后把鸡卖到了邻村的一个屠宰点。”

林砚立刻让警员前往邻村的屠宰点,果然在那里找到了老周家丢失的五只老母鸡和小鸡仔。当老周看到自己的鸡鸭被找回来时,激动得拉着林砚的手不停道谢:“太谢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还是你们的新技术管用!”

消息传回村里,之前丢过家禽的村民也纷纷赶来,希望警方能帮忙找回自己丢失的家禽。林砚趁机对村民们说:“以后大家要是遇到类似情况,先保护好现场,不要随意翻动,及时报警,我们会用新技术帮大家追查线索。”

回到派出所,老王看着桌上的检测报告,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这些新技术没用,现在看来,真是我老糊涂了。就这么几根小小的纤维,居然能破了案,以后我可得好好学这些新方法。”

林砚笑了笑,拿出“微量物证提取手册”递给老王:“以后我们每周都会组织实操课,你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和苏晓。不仅是偷鸡摸狗的小案,以后遇到大案要案,这些新技术更是能派上大用场。”

苏晓也补充道:“接下来我们还会把这些技术推广到各个派出所,让基层警员都掌握微量物证提取和指纹显现的方法,这样不管是民生小案还是重大案件,我们都能更快找到线索,抓住凶手。”

就在这时,派出所的电话响了起来。林砚接起电话,耳边传来警员的声音:“林队,市区一家供销社被盗了,现场没留下明显痕迹,请求支援!”

林砚挂断电话,拿起工具箱,对老王和苏晓说:“走,又有案子了,正好让老王练练手,看看他这几天的学习成果。”老王立刻站起身,眼里满是干劲:“好!这次我来提取物证,保证不拖后腿!”

警车迎着风雪出发,朝着市区的方向驶去。林砚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清楚,推广现代刑侦技术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能通过这些技术守护好群众的安宁,再多的辛苦也值得。而对于老王这样的基层警员来说,新技术不仅是破案的工具,更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