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国乒荣耀:我的星光女友刘亦菲 > 第99章 国术乒乓球首次成体系的实战运用

第99章 国术乒乓球首次成体系的实战运用(2 / 2)

【警告!对手战术针对体系衔接短板,摆短应对成功率降至68%,建议启用“形意寸步”替代常规上步,衔接时差可缩短至0.01秒!】系统的红色提示弹出来。

屈正阳心里一紧,临场更改步法风险极大——形意寸步讲究“脚起寸许,落地生根”,他只在模拟训练里练过十几次。但马琳的摆短越来越刁钻,6-5反超的瞬间,他咬牙做出决定。下一球,马琳摆短正手,屈正阳脚踩寸步,身体如形意“跨步”般前倾,手腕轻抖回摆短球,正好落在马琳反手死角,6-6!

马琳的教练立刻叫了暂停。休息区里,王教练递过毛巾,眼神里全是探究:“你刚才的上步是形意寸步?还有接侧拧后的发力,崩拳、钻拳换着来,你把国术整成体系了?”

屈正阳攥紧毛巾,汗水滴在地板上:“是,王教练。养伤时看了不少拳谱,结合训练瞎琢磨的,刚理顺没多久。”他刻意隐瞒了系统的存在,只把功劳归给“自学”和“琢磨”——这是他反复演练的说法,既解释了进步,又不会暴露秘密。

暂停回来,比赛进入白热化。马琳的正手攻球力量陡增,每一球砸在球拍上都震得屈正阳手腕发麻——那是之前受伤留下的旧伤,系统面板实时跳动着警告:【腕部负荷89%,太极卸力效率降至55%,形意发力稳定性下降18%!】

他的正手开始出现失误,7-8落后。看台上的欢呼声弱了下去,樊振东急得直跺脚:“别硬顶!退台!”

屈正阳的额头全是冷汗。体系运转需要全身协同,手腕的疼痛像链条上的锈点,让“接-化-发”的循环出现卡顿。他突然想起《太极拳解》里“舍己从人”的话,不再强行发力,而是调整体系重心:用太极松沉劲“引”住来球,再用八卦走转“带”着马琳跑动,把进攻机会留给对手。

这招果然奏效。马琳为了追球不断跑动,体力渐渐下降,正手攻球的力量弱了几分。屈正阳抓住机会,腰腹如形意“崩身”般发力,劈拳穿透劲贯入正手,球擦着边线得分,9-8反超!最终,他以11-9拿下第一局。

第三个细节冲突:秘密隐瞒与教练追问的张力

第二局开局,屈正阳的体系彻底打开。他用八卦走转调动马琳,用太极卸力化解进攻,用形意五拳交替进攻,很快以8-3领先。马琳的斗志明显下降,最终以11-5再输一局。

第三局成了表演赛。屈正阳的“接-化-发”循环行云流水:马琳侧拧,他借力打力反拉;马琳快拨,他摆扣步绕开强攻;马琳削球,他钻拳穿透打穿防线。当最后一球落地,比分定格在11-6时,体育馆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樊振东第一个冲过来抱住他,声音发颤:“你这体系太绝了!刚柔并济,比看神仙球还过瘾!”

走回休息区,王教练没像往常一样夸他,而是拉着他坐在角落,胸前的八一军徽在灯光下格外严肃:“你老实说,这体系是不是有人指导?光靠看书,不可能练得这么连贯。”

屈正阳心里一沉,这是最棘手的追问。他低头看着球拍,想起系统的辅助、拳谱的启发、训练的汗水,缓缓开口:“真没有,王教练。就是伤愈后没事干,把以前练的国术和乒乓一点点凑,失败了无数次才成这样。”他刻意提起“失败”,比如刚开始融合时发力脱节、步法混乱,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只是没告诉教练失败后有系统修正。

王教练盯着他看了几秒,最终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藏得够深,但这体系有东西。好好打磨,以后能成大器。”

晚上回到宿舍,屈正阳躺在床上,系统面板自动弹出:【恭喜宿主完成国术体系首次实战运用,战胜省级种子选手马琳,晋级4强,获得经验值100点,形意五拳·正手体系熟练度+10%(65%),太极松沉·攻防转换熟练度+12%(85%),经验值640\/700。】

他握紧拳头,窗外的月光洒在球拍上。这不是终点,只是起点——体系还有太多瑕疵,比如反手衔接、体力分配,但他知道,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终能在乒乓球场上,走出一道乒乓球台上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