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训练馆的灯还亮着一盏。屈正阳独自站在球台边,对着空气挥拍,脑海里回放着上一比赛的每一个细节。系统面板在眼前展开,新的提示音还带着余韵:
【检测到宿主国术体系实战数据完整,符合“里程碑奖励”触发条件,结算中……】
【1. 经验值奖励:100点(基础奖励)+50点(体系突破额外奖励),当前640\/700→790\/700(等级提升至7级);】
【2. 技能点奖励:3点(常规奖励2点+体系里程碑1点);】
【3. 技能升级:太极松沉·攻防转换(熟练,LV.2)熟练度85%+15%(奖励填充)=100%,自动晋级LV.3(精通),解锁进阶效果“借力打力+40%”(可将对手来球力量转化为反击动力,转化效率随对手力量增强而提升);】
【4. 新功能解锁:“体系推演实验室”(可导入对手数据,模拟体系优化方向,预测实战胜率);】
【5. 天赋强化:步法、预判(S级)新增“体系协同”被动效果,技能间衔接时差固定-0.05秒,融合完成率+8%。】
淡蓝色的光晕在面板上流转,屈正阳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盯着3个技能点,陷入纠结——这是第一个细节冲突:奖励分配的战略博弈。是把点数全加给“形意五拳·正手体系”,强化进攻核心?还是分给“八卦走转·移动步”,弥补大范围移动的短板?抑或是补“形意十二身法·应急步”,巩固台内反应?
系统似乎看穿了他的犹豫,弹出建议:【结合4强赛潜在对手张继科数据(反手拧拉得分率85%,正手防御薄弱),建议2点加正手体系,1点加太极松沉劲,进攻与防守协同强化,预测胜率可提升至52%。】
屈正阳咬咬牙,采纳了系统建议。面板更新瞬间,他感觉全身气血仿佛顺畅了许多:正手体系熟练度55%+40%=95%,太极松沉精通级效果更明显,手腕的旧伤酸痛竟减轻了大半。
“还练呢?不怕明天练不动了?”樊振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抱着一堆洗好的队服,“王教练说明天让马龙陪你练反手,张继科的拧拉可不是马琳能比的。”
屈正阳关掉面板,笑着扔过一瓶水:“睡不着,琢磨琢磨战术。对了,你觉得我这体系还有啥漏洞?”
樊振东拧开水喝了一口,坐在球台边:“漏洞多了去了。反手快拨没融入体系,遇到张继科的拧拉肯定吃亏;还有体力,刚才第三局你明显慢了,体系运转太耗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