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轴(1 / 2)

通过歌迷会档案和寄信地址,方远很快锁定了小雅所在的西部小城,并联系上了当地一家有合作的演出商。

杨玉莹在姐姐杨晨丽的陪同下,几乎是连夜踏上了行程。飞机抵达省城后,又辗转乘了数小时的汽车,才终于在小县城唯一一家像样的医院门口停下。

杨玉莹的到来,在这个闭塞的小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地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早已闻讯等候在医院门口,开玩笑,上次这里来的全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得追溯到长征时期。

“杨玉莹同志,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负责人热情地迎上来。

杨玉莹虽然身心疲惫,但依然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与对方简单握手:“您好,给您添麻烦了。我只是想来探望一下我的小歌迷,不想惊动太多人,更不想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

她的语气温和,但态度明确。负责人愣了一下,随即连连点头:“明白,明白!我们一定配合,一切以孩子为重,以您的意愿为主。”

在院方和当地人员的引导下,杨玉莹来到了小雅所在的病房门口。她对陪同人员轻声说:“请让我单独进去和她待一会儿,好吗?”

众人理解地点点头,停在了门口。

杨玉莹轻轻推开病房门。这是一间简陋的双人病房,靠窗的床上,躺着一个瘦弱得几乎被被子淹没的小小身影。女孩戴着帽子,露出的脸庞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小雅?”杨玉莹走到床边。

病床上的小雅,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只有在磁带封面和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身影,整个人都呆住了。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杨玉莹一阵酸楚。她俯下身,轻轻握住小雅那只因为输液而有些冰凉的手:“是我,岗岗姐姐。我收到你的信了,我来看你了。”

小雅紧紧抓住杨玉莹的手指:“岗岗姐姐,真的是你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不是梦,是真的。”杨玉莹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下,递给小雅一个信封,“这是我给你的回信,邮寄太慢了,所以我亲自来送给你。”

小雅的眼泪流了出来。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杨玉莹握着小雅的手,听她断断续续地讲述生病以来的恐惧、对父母的愧疚、还有对唱歌的渴望。杨玉莹只是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告诉她“你很勇敢”、“爸爸妈妈最爱你,你一定要为他们坚持”。

“岗岗姐姐,我……我还能好起来吗?我还能唱歌吗?”小雅仰着脸,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和一丝微弱的期盼。

“能!一定能!”杨玉莹的语气无比坚定,“现在的医学很发达,我们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姐姐向你保证,所有的治疗费用你都不要担心,有姐姐在。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配合医生治疗,把身体养得棒棒的。”

她看着小雅的眼睛,微笑着说:“我新专辑马上要发了,里面有首歌,我自己很喜欢,姐姐唱给你听,好不好?”

小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用力点头。

杨玉莹清了清嗓子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

“把眼泪种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小雅脸上露出了生病以来久违的、真正属于孩子的笑容。

杨玉莹一连唱了好几首她喜欢的歌,直到小雅脸上露出了倦容。她细心地帮她掖好被角,柔声说:“累了就睡一会儿,姐姐会再来看你的。”

离开病房前,杨玉莹见到了小雅那对饱经风霜、不停道谢的父母。她郑重地对他们说:“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小雅的治疗,请一定放心,所有费用都由我来承担。我们一起来帮小雅渡过这个难关。”

小雅的母亲拉着杨玉莹的手,泣不成声,只能用最朴实的方言一遍遍说着“谢谢恩人”。

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原本带了相机,希望能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甚至报道,但被杨玉莹婉拒了。她诚恳地说:“谢谢您的好意,但真的不用了。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上报纸,只是为了看看孩子,尽一份心。请务必不要报道,我不想让任何人来打扰小雅,让她能安安静静地治病。”

杨玉莹一直在西南待了三天,确实要去录制新专辑了,告别小雅,她回到了久未踏足的上海,开始新专辑的录制。

按照之前的安排,歌迷会的会刊下一期应该会刊登歌迷来信,小雅那封信已经被提前选好了。

工作人员已经将排版小样送到了她面前。在“粉丝来信”栏目里,小雅的那封信被精心地排版在显眼位置,旁边甚至还配了一张家人提供的小雅生病前阳光笑容的照片。

杨玉莹的手指轻轻拂过小样上那稚嫩而认真的铅笔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