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家兴致高昂,何明风索性一挥手:“走,找个像样的酒楼,咱们好好吃一顿,也尝尝此地正宗的菜肴。”
他们寻了一处临江的酒楼,名为望江楼。
坐在二楼雅座,推开雕花木窗,可见江上帆影点点,清风徐来,心旷神怡。
跑堂的伙计操着带浓重口音的官话,热情地报着菜名。
何明风点了几个当地名菜:清蒸武昌鱼、珍珠丸子、红烧鮰鱼,自然,还有他最想尝的莲藕排骨汤。
当那一大铫子莲藕排骨汤被端上桌时,浓郁的肉香混合着莲藕特有的清甜气息瞬间俘获了所有人。
汤色醇厚,排骨酥烂脱骨。
而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一段段粉紫色的莲藕。
何四郎好奇地夹起一块,放入口中,轻轻一抿。
那莲藕竟如芋泥般粉糯绵软,几乎入口即化。
独特的藕香与排骨的肉香、汤的鲜味完美融合,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润厚实的滋味。
“这……这藕怎么是这个味道?跟咱们那儿的完全不一样!”
何四郎惊叹道。
何明风也夹起一块粉藕,细细品味着。
上一世,物资极为丰富,物流极为便捷。
虽然在北方也能买到各地的食材,但如此地道、如此粉糯的莲藕,确实是两世为人第一次尝到。
何明风心中不禁默默感慨:“果然,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许多极致的地域风味,若非亲身至此,根本无法领略其精髓。”
这种通过味蕾直接感受到的地理差异与文化多样性,比任何书本上的描述都来得更加真切。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十分尽兴。
珍珠丸子糯香,武昌鱼鲜嫩,鮰鱼肥美。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钱谷,都忍不住多喝了两碗莲藕汤,多添了半碗饭。
何四郎更是活跃,自己吃得满嘴流油,还不忘频频给苏锦布菜。
一开始苏锦还冷着脸拒绝,后来许是美食当前心情愉悦,又或许是被何四郎那锲而不舍的憨劲儿磨得没了脾气,倒也默许了他偶尔的殷勤.
只是在他夹得过多时,会用一个眼神制止。
何明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觉有趣,这漫长的旅途,倒也并非全是艰险。
酒足饭饱,休整完毕,队伍再次启程,穿城而过,很快又将喧嚣抛在身后,进入了城郊野地。
不知道走了多久,官道旁出现一条清澈的溪流。
蜿蜒于青山翠谷之间,水声潺潺,可见鱼儿在水中灵活游动。
连日赶路的沉闷被这清新的景致一扫而空。
何四郎第一个跳下车,兴奋地搓着手:“有鱼!好清的溪水,咱们抓几条晚上加餐怎么样?”
他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张龙赵虎的积极响应。
这两个北地汉子,对南方的山水鱼米本就充满好奇。
更让人意外的是,连一向冷峻的白玉兰,看着那清澈的溪水和水中的游鱼,眼中也闪过一丝跃跃欲试的神色。
苏锦见状,也轻笑一声:“也好,活动活动筋骨。”
一时间,几个习武之人都被勾起了兴致。
张龙赵虎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便小心翼翼地踏入溪中,试图用手去捞,却弄得水花四溅,鱼儿早溜得无影无踪,惹得何四郎在岸上哈哈大笑。
白玉兰则不同。
他捡起几颗边缘锐利的小石子,凝神静气,目光如电般锁定水中一道黑影。
手腕一抖,石子激射而出,“噗”一声轻响,水面泛起一丝涟漪,一条半尺来长的鱼儿便翻着肚皮浮了上来,精准无比。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