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炕上的新被面(2 / 2)

小石头娘的被面在镜头里泛着柔润的光,张大山媳妇的煤油灯映出她含笑的眼尾,赵老太孙子的铅笔盒上沾着点饭粒,倒显得更鲜活了。

他摸出兜里的烟卷,再添一句‘日子过瓷实了,比啥都强’。

话音刚落,晒谷场东边传来嚷嚷声。

杨靖转头望去,只见三个外屯媳妇挎着竹篮站在路口,其中一个穿青布棉袄的踮着脚往村部瞅:妹子,你们这‘共富工坊’还招人不?

俺们屯的媳妇听说你们这能自己管钱,都坐不住了!

王念慈迎上去,脸上的笑比阳光还亮:招!

只要肯干,会纺线的纺线,会织网的织网,咱们工坊的活计多着呢!她转头对杨靖眨眼,你瞧,这才第一天,外屯的都闻着味儿来了。

杨靖没接话,目光落在村部门口新贴的家庭进步榜上。

刘会计正踮着脚往榜上贴红纸,见他过来,拍了拍手上的浆糊:刚有两户没签公约的媳妇来问,说也要立户头。

我让她们填了申请表,你瞅瞅?

杨靖接过三张皱巴巴的纸。

一张是老李家媳妇写的,歪歪扭扭的字:想给娃买个搪瓷缸,他总用破碗喝水;一张是周婶子的:想攒钱给男人做件新棉袄,他的旧袄子都露棉花了;还有一张更潦草,只画了个歪歪的煤油灯,旁边写:。

他把纸折好收进兜里,让念慈明儿带她们去工坊认认门,先从纺线学起。

刘会计搓搓手:靖子,我昨儿夜里想了半宿——原先总觉着女人家管钱不牢靠,可您瞧,小石头家的被面软和了炕头,张副队长家的灯照亮了账本,赵老太家的铅笔写亮了娃的眼......他声音低了些,是我老脑筋了。

杨靖拍拍他肩膀:刘叔,等啥时候您家婶子也能拿着分红本子挑被面,那才叫真改了。

刘会计愣了愣,突然拔腿往家跑,棉袄下摆被风掀起:我这就跟我家那口子商量去!

傍晚时分,杨靖蹲在自家院门口剥玉米。

王念慈抱着个布包过来,发梢沾着点碎雪:你猜我在供销社瞧见啥了?

小石头他爹正跟售货员说‘给我来块红绸布,要最鲜亮的’,说是要给新被面镶个边。

杨靖把最后一个玉米棒子扔进筐里:我让系统兑了卷红绸布,明儿给每户发个门帘,绣上‘共富光荣户’——让这风,吹进每扇门。

王念慈打开布包,里面是叠裁好的红绸:我白天抽空剪了样子,明儿找几个手巧的媳妇来绣。

名字绣在门帘右下角,要金线的,亮堂。

月光爬上屋檐时,杨靖坐在炕头翻账本。

奶奶靠在被垛上打盹,手里还攥着白天买的花布——说是要给王念慈做件新衣裳。

院外传来稀稀落落的说话声,是下工的村民在议论:听说明儿要挂红绸门帘?可不是,七户都有!咱啥时候能挂上?

杨靖合了账本,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

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乡村共识度+15%”。

他摸了摸兜里的红绸布,指尖触到绣样上未干的墨迹——平安屯共富光荣户。

明儿该挂门帘了。他轻声说。

王念慈正在灯下穿针,闻言抬头:你说啥?

没说啥。杨靖笑,就是觉得......他望着窗外出神,等明儿太阳升起来,这屯子该更亮堂了。

窗外,雪地里不知谁踩碎了块冰壳子,一声,像颗种子裂开了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