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布票进县,革委会开议(2 / 2)

刘会计从门外探进头来,手里攥着算盘:“每笔兑换都有三户互审,编号能从平安屯查到柳河。我们没找国家要过一分钱,反而多交了奶、多积了肥、多挖了药。”他推了推眼镜,“就说上个月,平安屯多交的药材,够县医院配二十副止咳膏了。”

“护牛队也没闲着!”张大山扛着红缨枪“哐当”撞开屋门,枪头的红缨子颤巍巍的,“自打押运布票,三个月没丢过一寸布!我家二小子现在见着布票比见着糖还亲,说‘这是咱屯的宝贝’!”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杨靖心跳声。

老周盯着桌上的牛粪,又扫了眼积分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有拾粪的老汉,有挖药的妇人,还有帮着捡柴火的娃娃,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明晃晃的数字。

马德海凑过去翻了翻对账联单,突然笑出声:“这体系比咱的工分还细——挤奶分早中晚,拾粪分干粪湿粪,连挖药材都分品相。”

老周的手指在桌上敲了半晌,突然抓起笔在方案上画了个圈:“先在三岔河、柳河、北屯三个公社试点,半年后看成效。要是增产数儿掉下来——”他抬眼盯着杨靖,“你这布票,就得跟去年的旧报纸似的,扫进灶膛里。”

杨靖走出革委会时,日头正顶在头顶。

王念慈迎上来,见他没笑,急了:“他们同意试点了,你咋还绷着脸?”

“高兴。”杨靖摸了摸兜里的方案副本,“但我知道,这一步踩下去,后面全是没走过的路。试点成了,别的公社要学;试点砸了,咱们得兜着。”他望着远处青灰色的山梁,“就像头回在屯里推布票那会儿,我也怕——怕奶奶说我瞎折腾,怕王婶子说我坑人。可现在呢?”他转头冲王念慈笑,“小石头娘的闺女穿着花褂子满屯跑,刘会计的算盘珠子拨得比以前响,张大山的红缨枪都擦得锃亮。”

当晚,杨靖在知青点的油灯下翻系统面板时,一道金光“唰”地窜出来。

【制度试点】达成,官方初步接纳,解锁“政策适配器”——面板上跳出三个新方案,封皮分别写着“柳河版”“北屯版”“城郊版”。

王念慈凑过来看,手指点着“城郊版”:“城郊有菜农,他们能拿新鲜菜换布票?”

“能。”杨靖提笔在松江县地图上画了个圈,笔尖戳得纸都凹进去,“菜农多交的菜能送县医院,换布票给娃做衣裳;猎户多打的兔子能送供销社,换布票给媳妇扯头绳。咱们的布,要织进全县的命里了。”

窗外突然飘起细雨。

杨靖推开窗,凉丝丝的雨丝扑在脸上。

他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影,听见王念慈在身后翻方案的声响。

雨越下越大,打在青瓦上“噼啪”响。

“明儿该备些草席,铺在晒谷场上。”杨靖突然说。

“干啥?”

“等雨停了——”他望着雨幕里模模糊糊的屯子,“该有客从全县各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