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会等我们安顿完才出现。”祁天佑已经迈步过马路。
他走到一栋楼下,看见一位老人蹲在墙角,拿塑料桶接水管滴下来的水。
水流浑浊,泛黄,带着细小的颗粒。
祁天佑蹲下,掏出手机拍照。
水样装进随身带的密封袋。他问老人:“这水一直这样?”
老人抬头,眯着眼:“三年了。说是管网老化,修了两次,越修越差。
孩子喝了拉肚子,老伴肾不好,医生让别喝自来水。”
祁天佑站起身,对秘书说:
“记下来,光明区东片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列为下周督办第一项。
原因:居民长期饮用超标水源,存在健康风险。”
秘书赶紧记录。
祁天佑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
再抬头时,视线穿过破败的棚户区,落在远处工业园区的轮廓上。
那里烟囱林立,货车来回穿梭,警戒线围着几栋厂房,上面写着“智能制造示范区”。
他把密封袋收进口袋。
风起来了,吹起风衣领子。
他没拉。冷风灌进来,反而让他清醒。
他知道刚才在会议室说的话会传出去。他会得罪人。
孙连城不会善罢甘休。那些躲在数据背后的人,更不会让他好过。
但他不在乎。
他从北京来,不是为了开会念稿子的。
他要的是真实。是落地。
是让政策不再停留在文件里,而是变成老百姓能喝到的干净水,呼吸到的清新空气。
手机震动。一条消息:
【新光化工负责人申请面谈,称愿意配合整改】。
祁天佑没回。他知道这是试探。对方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敢动刀。
他转身往回走,脚步稳。司机赶紧上前开门。
车启动前,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老城区。
一个孩子光着脚从巷子里跑出来,手里举着半瓶矿泉水,大声喊妈妈。
那瓶水是他妈花六块钱买的,比菜还贵。
祁天佑收回目光。
车驶离路边。
他拿出牛皮笔记本,翻开一页,写下三个名字:
新光化工、东联冶炼、恒源机械。在每个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
笔尖停顿一秒,他在本子角落补了一行字:数据造假,就是对百姓的背叛。
合上本子,放进公文包。
车子拐上主路,前方是市委大院的方向。
红绿灯亮起,车流停下。
祁天佑望着前方,手指轻轻敲着膝盖。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开始。
他摸出口袋里的密封袋,水样还在。
黄色的液体静静躺在塑料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