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 第115章 通商代替割地和赔款

第115章 通商代替割地和赔款(2 / 2)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京城。

羌族不仅要回临县,还要求尚临安长公主,陪嫁二百万两白银。茶楼酒肆里,愤怒的议论不绝于耳。

“这是要把咱们大宴的脸面踩在脚下啊!”

“打!必须打!让这些蛮夷知道天朝威严!”

然而,金銮殿上的气氛,却远比市井之间的激昂更为凝重。

······分割线······

夏府书房内,檀香袅袅,夏挽端坐于紫檀木椅上,纤长手指轻轻抚过青瓷茶杯的边缘。

“父亲急召女儿回来,是为羌族使团之事吧?”

夏挽声音平静,打破了沉默。

夏父转身,眼中带着疲惫。

“朝堂上已吵了三日,割地、和亲、赔款,这是羌人提出的条件。

陛下不允,可若开战,窦太后一党以国库空虚、南节军新败为由,坚持和亲。”

他叹了口气,“挽儿,为父知你见识不凡,此事关系国运,为父想听听你的想法。”

夏挽走到案前,手指轻抚过摊开的地图:“南节军之败,败在轻敌冒进,非战之过。但父亲,这一仗,我们现在确实打不起。”

“难道真要割地赔款,送出公主?”夏明远声音苦涩。

夏挽抬起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不,我们有第三条路。女儿有一计,可解眼下之困。”

“何计?”夏父闪过一丝精明。

“通商。”夏挽吐出两个字,见父亲面露不解,继续道:“以通商代替割地、和亲与赔款。”

夏明远愕然:“通商?这不是滋养敌寇吗?”

“这是麻痹与蚕食。”

夏挽唇角微扬,勾勒出一个冷静得近乎冷酷的弧度,“父亲可知道,为何羌族年年秋犯回临?”

“为抢粮草。”夏父沉吟。

“正是。若我们开放五市,让他们常年有稳定的粮食来源,他们还有必要拿人命来换过冬之粮吗?”

夏挽顿了顿,“仗是上头想打,但百姓不一定愿意。毕竟战火一起,死的都是两国平民。”

夏明远皱眉:“这岂非助长他们国力?”

“短期内或许如此,”夏挽承认,“但长期来看,充足的粮食会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当不再需要为生存而战时,勇武之气自然衰退。此其一。”

她的手指从地图上抬起,在空中虚划:“其二,通商不只是商品往来,更是文化渗透。

当羌人使用我们的铜钱交易,穿我们的丝绸,用我们的瓷器,学我们的文字,甚至渐渐喜欢上我们的茶叶、我们的戏曲,我们的生活方式便会悄然渗透。

不出三代,羌族贵族会以说大宴话为荣,以收藏大宴书画为雅。

届时,羌族首领再想举兵攻宴,必遭内部反对,那些已习惯大宴生活方式的贵族和百姓,谁会愿意打破安稳日子去打仗?”

夏父震惊地看着女儿,手中的茶盏微微颤动。

“但这需要时间,非数十年不能成。”

夏挽继续道,“这期间,朝廷可暂时安抚羌族,集中精力解决内忧,扳倒窦太后势力,收回兵权,整肃大宴兵权。

待内政清明,军力强盛,届时方是我们一雪前耻之时。”

夏父终于动容:“你是想...”

“先稳住羌族,争取时间扳倒窦党,夺回兵权。我们的计划需要时间,内忧不能为外患所知。当圣上拿回兵权后,若羌族仍未归化,再战不迟。”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夏明远凝视着女儿,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她已经不再是需要他庇护的闺中少女,而是一个能够左右国运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