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210章 栽树的人不看年轮

第210章 栽树的人不看年轮(2 / 2)

“逼着它们,自己去找活路。”

新朝都城,宰相府议事厅。

气氛凝重如铁。

苏清漪一身素服,端坐主位,面前摊开的是一部刚刚拟定的《天下育林法典》草案。

一名户部官员慷慨陈词:“为保政令通达,下官以为,当统一树种、统一拨付、统一验收!唯有如此,方能杜绝地方懒政,确保三年内,我大周绿荫覆盖率提升三成!”

满座官员纷纷附和,此法看似雷厉风行,最易出政绩。

苏清漪却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吩咐侍女:“取南境十八司的呈报卷宗来。”

片刻,一叠厚厚的卷宗被呈上。

她不急不缓,一页页翻阅,目光在其中一页上停住了。

那是一份来自南方某偏远山村的自发造林案例。

没有官府的扶持,村民竟在短短五年内,将一片贫瘠的红土荒山,改造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果林。

上面详细图解了他们的做法:第一年,遍植甘草,其根系能固氮养土;第二年,改种黄芪,进一步改良土质;直到第三年,地力养足,才开始大面积栽种杏树。

如此一来,不仅杏果丰收,前两年的药材也价值不菲,总收益竟远超那些统一规划的官办林场。

看着那“甘草-黄芪-杏树”的轮作图示,苏清漪清冷的眸子里泛起一丝无人察觉的温柔涟漪。

这不正是当年陈默在难民营中,为了让饥民最快恢复体力而提出的“三阶培元术”的演化版么?

只是对象从人,换成了土地。

她缓缓合上卷宗,抬起头,目光清冽如冰泉,扫过全场。

“诸位大人,我们总想着能尽快看见绿树成荫,却忘了,树,是在黑暗的泥土里长高的。”

她将那份卷宗推到桌案中央:“这份法典,若是只求统一,便是只看到了树冠,却斩断了树根。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树种是否一致,而在于根系是否懂得如何适应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最终,在她的坚持下,法案被彻底修改,删去了所有“统一”的条文,改为“百村百法,因地制宜”,朝廷只设定最低的成活率底线,并将这份“药果树轮作制”作为范本,通传天下。

古道驿站,柳如烟一袭红衣,倚栏而立,眼神冰冷地看着几个旅人嬉笑着折断路旁一棵老槐树的枝干,投入火堆。

“住手!”她出声制止。

那几人瞥了她一眼,见是个美艳女子,非但不听,反而更加放肆:“小娘子,这荒郊野岭的,树枝多的是,借一根取暖,也值得你大呼小叫?”

柳如烟不再言语,只是眼中杀机一闪而过,随即又被她压了下去。

当夜,月黑风高。

柳如烟如鬼魅般潜入林中,手中多了一把特制的刻刀。

她在那棵老槐树粗糙的树干上,小心翼翼地刻下了一圈又一圈细密的假年轮,又在其中几道深痕旁,用古篆体标注了“光武百年禁伐”、“景宗八年祈福”、“子孙共守”等字样。

做完这一切,她又取出一块早已备好的、做旧的石碑,埋入树下,只露出一角,碑文模糊,隐约可见“前朝遗宝”、“龙脉所系”等字。

次日,驿站传言四起,说那棵老槐树乃是前朝皇帝亲手所植的镇龙脉之树,树下埋有宝藏,擅动者会遭天谴。

一时间,旅人们望向老槐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贪婪,却再也无人敢动它分毫。

柳如烟立于远处林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人心信虚名,远胜信实利。若非如此,这世上,谁肯为一棵不会说话的树低头?”

临行前,她悄然返回,在老槐树被折断的根部,埋下了一小包药粉。

那正是陈默当年为救治伤员所创制的“生肌散”配方,稍加改动,便可促断根再生。

“你不必知道是谁救了你,”她低声呢喃,仿佛在对那棵树说话,“只要活着就好。”

同一时间,程雪主持的“生态技艺志”编纂工作,收到了一份来自民间的《护根十八诀》手稿。

图文详尽,其中一招“腐泥填穴法”,竟与陈默当年仅在核心死士营地传授的“地脉滋养术”有七分神似,只是更为简化粗糙。

她心头一震,立刻找人调查这份手稿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