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默看她的眼神让她明白,他知道幕后主使是谁。
最让苏婉愤怒的是,即使这样,林默依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修好自行车,清理储物柜,擦掉涂鸦,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仿佛这些骚扰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你为什么不在乎?”终于有一天,苏婉在空教室里堵住了他。
林默平静地整理着书包:“因为你在乎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反应。”
“那我就做到你在乎为止!”她的声音尖利起来。
那天之后,骚扰升级了。林默的父母开始接到匿名电话,说他“心理有问题”;竞赛组委会收到举报信,质疑他的成绩;甚至有人冒充他的身份在不良网站注册账号。
林逸发现了异常。他在网吧撞见几个男生正在发诽谤林默的帖子,其中一人是苏婉的“干弟弟”。
“适可而止,苏婉。”林逸在仓库找到她,“你知道这样会毁了他吗?”
苏婉笑了,眼神疯狂:“我要的就是这个。要么完全属于我,要么完全毁灭。”
“你真是疯了。”
“是你们逼疯我的!”她的声音突然破碎,“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他?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他还是看不见我?”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一个雨天。苏婉安排了一场“意外”,让林默被锁在化学实验室里,然后她带着教导主任“偶然”经过,正好撞见林默“擅自使用危险药品”。
证据确凿,林默被停课调查。苏婉以为自己赢了,直到调查时林默拿出了手机——里面完整记录了苏婉陷害他的全过程。
原来他早就察觉了一切,一直在收集证据。
真相大白的那天,苏婉站在教务处,看着林默平静的脸,突然笑了:“你终于正眼看我了。”
教导主任愤怒地训斥着她,但她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林默身上:“你知道吗?我宁愿你恨我,也不要无视我。”
林默终于开口,声音里没有愤怒,只有深深的疲惫:“我不恨你,苏婉。我只是为你感到悲哀。”
这句话比任何指责都更伤人。苏婉的笑容终于破碎,露出了底下的空洞。
事后,苏婉被停学一周。回校那天,她变得更加耀眼,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同学们看她的眼神已经变了——多了恐惧,少了亲近。
她依然会对林默微笑,会“偶然”出现在他经过的地方,会制造各种小小的“意外”。但林默始终保持着那种令人绝望的平静。
直到一个午后,苏婉在图书馆角落看到林默和林逸坐在一起学习。没有交流,但有一种默契的气场将他们包围,将其他人隔绝在外。
那一刻,苏婉终于明白:有些门,一旦关上,就再也打不开了。有些距离,不是靠疯狂就能跨越的。
她站在书架后面,看着阳光下那两个身影,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彻骨的孤独。
然后她转身离开,脚步声在空旷的图书馆里回响,像心跳一样孤独而固执。
因为她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只是需要更精致、更隐蔽、更残忍的方式。
而最可怕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她早已经分不清是想得到爱,还是只是想证明自己能够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