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息弥漫在教室里,但苏婉的心思早已不在课本上。她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目光追随着林默的身影,一个危险的计划正在她心中慢慢成形。
周五的数学小组活动后,苏婉“偶然”遇到了班长李静。
“静静,你觉得林默怎么样?”苏婉装作不经意地问,手指卷着发梢。
李静推了推眼镜:“他很厉害啊,这次数学竞赛又拿奖了。”
苏婉叹了口气:“是啊,就是太专注于学习了。昨天我问他一道题,他直接说‘这种简单问题不要浪费我时间’。”
李静的表情微微一僵。苏婉看在眼里,继续添油加醋:“可能天才都这样吧,觉得我们普通人不配和他们交流。”
第二天,苏婉在体育馆“偶遇”了篮球队长张浩。
“浩哥,听说你们队需要经费参加市里的比赛?”苏婉递过一瓶水,“可惜学生会经费审批权在林默手里,他好像只支持学术类活动。”
张浩皱眉:“真的?他说体育活动没有价值?”
苏婉做出说漏嘴的表情:“哎呀,你别往心里去,他可能就是...比较看重学习。”
一周后,校园里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林默的闲言碎语:
“听说他觉得参加社团活动的人都是浪费时间”
“他说除了学习竞赛,其他活动都没有意义”
“他认为普通学生不配和他交流”
这些话像病毒一样传播,每经过一个人就变异一次,但源头都隐约指向苏婉那些“无意”的透露。
林默察觉到了变化。同学们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疏远,小组合作时没人主动和他一组,甚至他去图书馆时,周围的人都会悄悄挪开座位。
但他依然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这种冷静反而激怒了苏婉。
她开始寻找更有力的武器。
一个午休时间,苏婉“偶然”听到几个女生在讨论林默。
“他真的好厉害,但是感觉好难接近。”
苏婉加入谈话:“其实...我听说他那些竞赛成绩有点问题。”
女生们立刻围过来:“什么意思?”
苏婉压低声音:“我表哥在教育系统工作,他说现在竞赛泄题很严重...当然,我相信林默是靠实力的。”她故意留下悬念,然后匆匆离开。
第二天,校园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匿名帖子:《某竞赛天才的成绩真的可信吗?》,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说谁。
林默开始收到匿名邮件,内容从最初的质疑慢慢升级为人身攻击。他的自行车胎被扎破,储物柜里被塞满垃圾,甚至有人在他的课桌上涂鸦“作弊者”。
通过这些,苏婉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她依然是那个漂亮受欢迎的女生,甚至会“好心”地安慰林默:“别在意那些人,他们就是嫉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