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898章 云深苗寨:蛊影与毒草间的玄机

第898章 云深苗寨:蛊影与毒草间的玄机(2 / 2)

“这是‘聚气法’,”老者睁开眼,声音洪亮,“草木有灵,用气养它,药效更烈。”林辰想起自己在终南山学的吐纳术,试着运气于指尖,靠近旁边的“三七”,果然见叶片舒展了些。

老者眼睛一亮:“你也懂气?”林辰点头,便和他聊起运气的法门——原来苗疆的“气”与中原的“吐纳”虽名称不同,原理却相通,都是通过调节呼吸,与自然相感。

老者带林辰看洞中的草药,每株都用石头围着,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这是‘护草符’,”他说,“七叶一枝花能治蛇毒,但要在月圆夜采,药效才足;黄连要埋在土里三年,苦味才够,能治痢疾。”

林辰让阿木把这些记下来,又学了老者的“点穴采草法”——用指尖轻点草药的“气脉”,既能保全药效,又不伤根。“中原的紫苏,也能用这法子采,”老者说,“你回去试试,叶子会更香。”

临走时,老者送了林辰一本《苗疆草木经》,上面用苗文和汉文对照着写,画着各种草药的形态和用法。“往南走,到‘傣寨’,那里的人用‘油茶树’榨油,既能吃也能涂伤口,比你们的芝麻油还润。”

四、傣寨的“茶与油”

傣寨的竹楼比苗寨更宽敞,屋顶盖着茅草,院子里种着油茶树,果实像小灯笼。寨主是个穿筒裙的妇人,见林辰背着《苗疆草木经》,笑着说:“老神仙推荐的人,肯定懂草药。”

她带林辰去看油茶林,村民们正用木槌捶打油茶果,白色的油汁顺着木槽流进陶罐。“这油能治烫伤,”妇说,“涂在伤口上,结疤快,还不留痕。”林辰想起阿木在大食被烫伤的手,便换了满满一罐,打算回去给他用。

傣寨的“竹筒茶”也很奇特——把茶叶塞进竹筒,埋在火塘边烤,烤出的茶带着竹香。林辰喝了一口,想起法兰克的薰衣草茶,便说:“我们那里的花,也能泡茶。”他掏出薰衣草种子,教妇如何种植:“开花了采下来,晒干泡茶,能安神。”

在傣寨住了三日,林辰跟着村民去热带雨林采药。这里的植物比苗疆更奇特:“绞杀榕”缠着大树生长,能提取汁液治皮肤病;“箭毒木”的树皮剧毒,却能做箭杆;还有种“跳舞草”,风吹过时叶片会摆动,像在跳舞,妇说能治惊风。

离开时,妇送了林辰一袋“普洱茶”,说:“往东南走,到‘安南’(越南),那里的人用‘鱼露’腌菜,比你们的盐更鲜,配紫苏饼最好吃。”

五、安南的鱼露与“穿越村”

进入安南地界,林辰发现这里的村庄很奇怪——既有竹楼,也有中原样式的瓦房,村民说的话里夹杂着汉语,甚至有人会唱中原的民谣。“这是‘归化村’,”石老汉说,“百年前有中原人逃难来,和当地人通婚,就成了这样。”

村里的老族长见了林辰的紫苏种子,老泪纵横:“我们的祖辈也种过这草,后来渐渐没了。”他拉着林辰去看村里的老药圃,里面还长着几株瘦弱的白术,“这是当年带过来的种子,一直传到现在。”

林辰心里一动,把带来的白术苗和紫苏籽都留给族长:“这些给你们,就像你们的祖辈一样,让它们在这里扎根。”族长非要用“鱼露”换,说:“这是用小鱼发酵的,腌菜、炒菜都香,你们带回去尝尝。”

在归化村住了五日,林辰发现这里的草药用法是中原与安南的混合:用中原的艾灸法治风寒,用安南的“槟榔”驱虫;用紫苏叶泡水,也用“柠檬草”煮茶。他忽然明白,所谓“穿越”,从来不是突然的抵达,而是一代代人的融合,就像这些草木,在不同的土地上,长出了相似又不同的模样。

离开时,族长送了林辰一幅《村志》,上面记载着百年前的迁徙故事。林辰把它和《苗疆草木经》放在一起,心里清楚,这趟旅程收集的不仅是草药和种子,更是不同文化相遇时,那份相互接纳的温暖。

下一站,他想往海岛去,听说那里的人用“椰子壳”做药罐,还能从海草里提取胶质,治外伤比阿胶还管用。毕竟,这世界上的草木智慧,永远比想象的更多,而他的行囊,还等着装满新的故事。